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出中书省 第一次坐飞机(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出中书省 第一次坐飞机

李治平时也是非常注意,空军那边的事,这是他职业敏感决定的。www.126shu.com

“张总,我听说,欧阳先生几次坐飞机出行。先去了蒙古那边,又去了朝鲜。来回都非常快,以后我们有事是不是也都可以做飞机去了?”

“呵呵!”张知木一笑说,“那个柳成璜坐飞机到了黑海那边,不但飞个来回,还到乌拉尔山那边,又到了中东特区那边转了一圈儿。虽然回来让陈叔和欧阳先生好一顿说,可是这飞机的用处可是让柳成璜给飞出来。结果,欧阳鹤现在到处飞。要不是我坚决反对,陈叔和欧阳鹤先生同乘一架飞机出行,恐怕陈叔也去了!”

“是啊!飞机的安全性还是要考虑的,那可是从几千米高空上飞,出了事就很危险。”李治领会了张知木的意思。

“不过,现在欧阳先生他们坐的还是运输机。我们去黑海那边,坐的是李云鹤他们试飞好的客机。”

“我听说了,虽然客机乘坐的人要比运输机少的多,可是里面噪音少多了。而且飞得再高不带氧气面罩也不会呼吸困难!”

“等以后我们飞机数量够用了,给你们也配上专机!那时你们有啥急事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张知木说。

“哎呦!那可就太好了!我们的事,出了就是急事。”李治听说,以后会给他们配专机太高兴,“张总,我有的是觉得象做梦一样。我跟着您从野猪岭出来,一直到到现在,我都觉得像是在梦里!”

“我们的美梦才刚刚开始,不过,现在我们主要的目标是要趁着我们现在的军事技术上的优势,要给我们子孙万代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现在,南洋和中南半岛那边都很稳定。吴三桂他们在北美进展也非常顺利。他们已经开始在北美那边西海岸,几个河流入海口附近,留下人建立定居点。大部分人马开始向内陆进军。已经有一些印第安人部落来联系他们向他们投降。等他们在五大湖地区站稳脚就好了!”张知木对北美还有南洋那边形式非常满意。

“我听说,石秀他们在澳洲那边进展也很顺利。不过他们几次要移民过去,甚至要囚犯过去。我看那边更是缺人啊!”李治望着张知木说,“我们的人反馈回来情况也是,那边有很好的土地,就是缺人!”

“嗯!我们移民法案刚刚颁布下去。要见到效果还需要时间。不过,阎伯他们统计了一下,全国还十几万囚犯适合移民出去,每年几乎也要增加几万囚犯。不过,也不能都给澳洲那边!再说了囚犯不能都送到一个地方。不然那就麻烦了!我看先给给他们移过去两万人再说!”

“嗯!我看还应该给中东特别行政区那边移民一些囚犯过去。不然那边都把老实巴交的农民弄过去也不行!我看最好还要弄一些蒙古人在那边!蒙古人更彪悍一些!”李治对各地情况一直很了解,也有自己的看法。这点是张知木最喜欢的。

“嗯!我们原来都是采取边防军加移民的办法巩固边防。以后有犯罪的尤其是重罪的都送到边疆去。”张知木知道,前世时兵团这种模式对于新疆的稳定期的作用非常大。所以首先要将边防军慢慢变成农垦兵团才是稳固边疆的主要办法。边界上已经派出去了几个成建制的边防军,下一步是要把这些边防军兵团化。不过这事要慢慢来。不然以后容易给边防军招兵造成困难!

崇祯皇上是到黄河边上去了,因为今年黄河武开河,黄河沿线弄得很紧张。欧阳鹤派李威带着重炮兵过去帮助炸冰,协助黄河开河。李威也觉得这是训练的好机会,带着炮兵学院的师生组成一个炮兵营,浩浩荡荡的开赴黄河岸边。崇祯皇上一听有这事,一定要“御驾亲征”,那些元老院的元老们,更是要体察民情,也都跟着过去了!

电视上早就转播了李威他们炮击黄河积冰的镜头,当然也有崇祯皇上亲临指挥的镜头。可是崇祯皇上他们看完黄河开河后都到河套地区去考察去了!他们要看看河套垦区开始春耕的情况。现在每年河套地区都能为国家贡献大批的好粮食。河套地区也是整个大明朝机耕面积最大的地区。河套面粉在全国都是最受欢迎的。面的筋性非常好,不但适合做面条,也是做各种面食。

现在的崇祯皇上已经适应了没有大权的日子,反倒觉得很轻松。虽然没有了大权,可是皇上的威仪还在,到哪里各地官员还是都给他最高礼遇。

崇祯皇上已经将中书省的管理权都交给了窑岗人,只是留下了北京城还有北京城附近一些地方。按张知木的话说,是崇祯皇上留下了一点儿自留地。原来说,要交给窑岗人帮着安置的官兵们有十几万,可是阎伯驹带人去处理这事的时候,告诉那些当官的,要把那些在册不在册的人员名单都报上来,给予统一安置。官兵们高兴坏了。大明朝的军营里面的习惯是,还要有很多不在册的辅助人员,这点阎伯驹非常明白。官兵们见那些杂役人员都按照在册官兵统一安排,怎么能不高兴。特别是不在册的那些人,本来军队要拆撤,今后没人管他们,他们都为没有去处发愁,阎伯驹突然下令统一安排他们,简直不敢相信。那些年高体病人,直跪地给菩萨磕头。

结果最后报上来的人数,有三十多万。阎伯驹心里明白,这是有些官兵们的家属都报上来充数了。

人员名单确定之后,阎伯驹给官兵们三个选择,一是愿意成建制的到边疆去的,军官升一级,官兵们享受窑岗边防军的待遇。官兵们都可以带家属,随军家属,还会给与很高的安家费用。官兵们出发前能取上媳妇的,还给一定的费用资助。

二是,人员分散安置,根据情况,大部分也要安置到各个边疆垦区,三是,给予一定安置费用,自谋出路。

结果大部分官兵们不愿意分散,愿意成建制到边疆去。当然李岩早就以介绍窑岗军队情况名义,通过放电影,向官兵们介绍了窑岗边防军的生活训练还有待遇等方面的情况。官兵们早就对窑岗官兵们待遇嫉妒的眼睛发红。他们没想到当兵还能享受这么高的待遇,日子还可以过的比富裕地主还好,每天吃的就有荤有素。对他们很多人来说,当兵就是为了吃梁。在哪里当兵都是当兵,象电影里面说的,到边关守卫边疆还是无比关荣的事,很多官兵没有犹豫都选着了参加窑岗边防军。特别是,窑岗人还给银子帮助娶媳妇,这更是很多官兵们想不到的。所以整个中书省的媒婆都忙绿起来。很多姑娘听说能嫁给窑岗军人,都想方设法求媒婆帮忙。虽然中书省一直是大明朝原来官员们治理,可是这里消息不闭塞,都知道窑岗军人待遇非常高。很多年轻人想去当兵根本没有机会。姑娘们也都是想嫁给这样军人,听说窑岗官兵来要来挑媳妇,不但姑娘们着急,姑娘家里人也跟着急。他们知道自己姑娘要是嫁给窑岗军人,那就是等到保障了。即使女婿殉国了,姑娘也能得到窑岗人妥善照顾。

最后,阎伯驹接收的官兵们和家属有四五十万人。这可是让张知木和窑岗的大员们高兴坏了。

关于这一大坨子人员,张知木和陈玉峰、欧阳鹤的意见完全一致,那就是统一使用,绝不分开。商量了一下,决定从各军抽出一部分军官,将这部分官军官兵们改编成四个边防军,连同家属将他们安置到黑海沿岸,一大部分人安排到克里米亚半岛和第聂伯河沿岸。

陈玉峰说:“这四五十万人,用不了几年就会有一百万人,再过些年就会有几百万人。我们鼓励他们生育,每生一个孩子,给补助一点儿银子。”

“对!我们还要把医院学校商场都建好!”欧阳鹤赞同说。

“我们将克里米亚半岛的那个深水港建好,就可以安排很多人员就业。哪里既有我们海军基地,有很多水兵,有很多步兵,再有很多边防军。就是我们在黑海沿岸的一块基石。”张知木说。

对于这件事,陆成祥是坚决支持,保证提供所有资金,还说马上派出商铺跟随军队进驻到驻地去。商场跟随军营一起建。卢炳义也组织教师支援边疆,对军队中有文化的官兵,先调到窑岗进行培训,适合做教师的安排做教师。适合做其他工作的,也加强他们的技能。到了边疆,他们都是要担负很重的责任。原来的大明朝官兵们普遍文化水平很差,有文化的官兵非常少,也更显的可贵。

由于亚述海的火电厂正在建设,所以配套的电网建设也要跟上。电报电话网路也要铺过去,这些基础的设施,对边疆的稳固非常重要。

崇祯皇上从包头那边回来,听说了这些安排,除了对于一下子出来了四五十万需要安排,感到吃惊外,也对这样的安排非常满意。不过,他也知道这事是需要一大批银子做保证。

“唉!朕算是对官兵们有了已交代!”崇祯皇上心里很复杂,“只是让你们破费了一大笔银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朕实在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要安排。在册的人数没有这么多啊?”

“皇上,大明朝军营里面规矩我们都知道,每个军营都会有很多不在册的人。我们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张知木说,“而且,我们也不认为他们是我们的负担,他们到了边关,会是一只很重要力量。我们还花银子鼓励他们娶妻完了再走。他们到边关扎根儿,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屏障。这是我们花银子也换不来的!”

“好好!”崇祯皇上连说两个好,“不管啥事,到你们张东家这里,都变成了好事!”

“呵呵!这就是辩证法,凡事有其利的一面,必有其弊的一面!我觉得我们遇事尽量的发挥事务的有利的一面,减少不利的一面就行了!”张知木给崇祯皇上讲了一下辩证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