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零五十三章 即将落成的灵湖科研南区(2 / 2)
“原来是这样。”周永辉和林家明这才明白过来。仔细想想也对,的确,他们研究所中很多部门和人员完全没必要设立在这里,完全可以放在安西那边吗。
另外,安西包括其它研究中心的一些项目的实验也需要场地,与其继续扩建,还不如进行资源整合再利用呢。
“我们是直接搬到灵湖总部吗,还是其它什么地方?”周永辉随即询问道,这也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如果搬迁的新办公场所太偏僻的话,那还不如不搬呢。
“初步计划把你们安排在咱们灵湖总部南边的新建的科研南区,那边的办公环境也非常优越,你们去了就知道了。”吴浩笑着说道。
在浩宇科技灵湖园区的南北两边各有一个新建的园区,其中科研北区主要从事一些精密加工制造研发项目,不但承担研发工作,也承担一些精密零部件和产品的制造工作。
而科研南区呢,则是新建的一个区域,主要用于对总部园区办公场所的扩充,从而安置一些新的部门和单位。
相比于一路之隔的北区,南区相比于灵湖总部园区有一些距离,差不多有个一公里吧。中间相隔的则是近些年新扩建的灵湖城区,得力于浩宇科技等一众科技企业的带动发展,灵湖商务区的发展非常快。这也导致原本留给浩宇科技总部园区南边的备用发展用地,也已经被其它项目占用了。
所以灵湖管委会和安西地方上为了弥补浩宇科技,在距离一公里外的地方给他们划了一块四千多亩的土地,这也就是科研南区的由来。
整个科研南区的占地面积达到了四千亩,上面建造了各种建筑设施,总的建筑面积达到了近两百万平方米。
园区依然背靠灵湖湿地公园,有一条小河从园区内贯穿而过,环境非常优美,也是吴浩他们重点打造的科技智能园区。
“科研南区已经建成了吗?”林家明不由的惊喜询问道。
关于整个灵湖科研南区的建设消息,其实大家都非常关注。尤其是据说这次进行了更加智能化现代化的创新设计,因此大家都非常好奇,这个科研南区建成之后到底是什么样子。
听到林家明询问,吴浩微笑着点点头说:“快了。主体建筑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一些配套设施以及内部的装修以及园区的布置工作。
同时,总部园区连接科研南区的轻轨也已经贯通,正在进行试运行,预计到年底就能够正式通车。”
灵湖轻轨是灵湖商务区重点打造的交通枢纽型系统,是一条南北相向的轻轨交通系统。整个轻轨全场八公里,总共设置十三个站点,终点与地铁进行衔接。
整条轻轨系统不需要挖掘隧道,也不需要拆迁占用土地,利用城市道路中间的绿化带架设轻轨所需要的桥梁,从而构成整个轻轨系统。
这条轻轨的建立,也将会极大的环节灵湖地区的交通压力,为灵湖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事实上,随着这几年灵湖国际商务区的发展,它在安西地区各个领域的占比也越来越重了,这让灵湖不仅仅成为了安西地区的硅谷,更让这里成为了及科研,尖端制造,尖端医疗,商务,文化传媒等等诸多领域于一身的综合性开发区。
其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面已经超过了高新区,成为了安西科技,经济,医疗,文化传媒等领域的火车头,带动着整个安西乃至全省甚至是覆盖整个大区域的经济发展。
而整个灵湖国际商务区的核心呢,则就是以浩宇科技为核心,覆盖其它配套与服务的企业集群。这里面,浩宇科技是核心中的核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