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汉朝篇 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废武功(三)(2 / 2)

加入书签

汉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下诏说:“朕闻,五帝三王教化不到的地方,政策法令不到。如今匈奴单于称自己是北面的属国,朝拜宗主国,朕的不周,恩德未能普照。用客礼接待他们,令单于位在诸侯王上,谒见时称臣不记载。”

等到汉宣帝刘洵卧病不起,选择可以嘱托国事的大臣,接外家亲属侍中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到宫中,拜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周堪为光禄大夫,都受遗诏辅政,兼任尚书事。汉宣帝刘洵驾崩,太子刘奭继承皇位。萧望之、周堪因为是老师而被尊重。萧望之、周堪屡次在闲暇入见天子,讨论治理国家的方略,陈述为君王服劳的事。

萧望之选举纯宗室明经达学的散骑谏大夫刘更生为给事中,同侍中金敞在汉元帝左右提意见。萧望之、周堪、刘更生、金敞四人同心谋议,用古制劝导刘奭,提出很多匡正的建议,刘奭多纳用其言。起初,汉宣帝刘洵在位的时候不甚听从儒术,任用法律,而中书宦官当权。

中书令弘恭、石显长期主管朝廷机要部门,精通法令条文,与车骑将军史高勾结,论议经常独自坚持旧日的典章制度,不听从萧望之等人的意见。弘恭、石显议论不能持正,常被刘奭折服。

萧望之以为中书是政事之本,应从贤明人中选择人才,但是从武帝优游饮宴于后庭,重用太监起,改变了国家的旧制,又违犯古代不近受过宫刑的人的意思,于是禀告刘奭要更换士人,从此更加与史高、弘恭、石显相违牾。汉元帝初即位,由于谦让,不好在中书中更换人选,议论久而不决,只让刘更生出任宗正,掌管王室亲宗的事务。

萧望之、周堪多次推荐名儒作谏官。会稽郑朋暗中打算依附萧望之,上疏说车骑将军史高派门客到郡国进行奸狡活动,还说到许章、史高子弟的罪过。郑朋把奏章给周堪看了,周堪叫郑朋候命金马门。

郑朋的奏章上赞颂萧望之说道:“陛下,将军体现了周公、召公的德行,保持了孟公绰廉正的品质,具有卞庄子的勇气。到了耳顺之年,处于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地位,称号到了将军,的确是士中高到极点的了。广大民众没有谁不高兴,都称赞朝廷委任将军诚得其人。现在将军立意是赶上管仲晏婴而后止呢?还是要恢弘前朝盛世,废寝忘食,直到像周公召公一样而后止呢?像管晏而后止,那么我将回乡躬耕,修农圃之田,养鸡种黍,待见二子,终若一生而已;如将军鲜明地要度越寻常的约束作高操的行为深思熟虑,堵塞奸邪险道,发扬不偏不党的政事,振兴周公遗留下来的业迹,亲身实践废寝忘食兼听众议,那么我大概可以竭尽区区之力,磨炼刀刃,作点微薄奉献了。”

萧望之同他相见,采纳了他的意见。郑朋屡次称颂望之,谈车骑将军史高的短处,说许章、史高的过,这可以说是对萧望之的死埋下了祸根。(本章完,未完待续。)

</tent>

史上最强文明祖师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