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京察有猫腻(2 / 2)
曹化淳连忙回道;“回陛下!不可能没有先后,老奴看了这几本奏章,都是老奴让秉笔太监分类,分几次送到内阁的。”
“好了,朕知道了,你先退下。”朱由检说着挥了挥手,示意曹化淳可以走了。
曹化淳看了,连忙退了出去。
朱由检这时明白了,内阁是故意把这些奏章压在一起,然后送到奏章这里批红,因为十分重要,曹化淳没有敢批红,所以才到了朕的这里。
内阁这是要干什么?朱由检有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个消息一起放出来?目的是什么?
朱由检沉思一阵,把最近的朝政梳理一遍,忽然发现一本朝议奏章夹在地方的奏章里的,要不是奏章放着混乱,朱由检还没有注意到,朱由检心里一动,拿起了那本奏章一看,却是关于京察的奏章。
所谓京察,就是每六年进行一次的官员考核,这时有官员会被分为几个等级,考核好的会升迁,而劣等会被解职,是一次大的官员职位变动。
往往一次京察下来,会空出百十个官员的位置,这里面的猫腻就多了去了。
再看内阁‘票拟’,却是已经通过。
而这本奏章却夹在山陕灾民的里面,要是不注意,朱由检一看大多就是这样,一定会甩给曹化淳批红了,反正都一样,照着批阅就是。
想通这个关节的朱由检,不由笑了起来,你们东林人好算计啊,万历和天启之所以干不过你们。
就是你们掌握着京察,不管你皇帝怎么弄东林人,前面倒一批,后面接着上来还是东林人,这就是他们的底气,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东林人人家是学霸,每次京考人家都是前茅,在考中进士之后,大都进入翰林院,还有就是都察院,品级不高,但是没有外放过,所以就没有劣迹。
等京察出现了空缺,就会从翰林院和都察院挑选一些官员到外地做官,这个流程被东林人把的死死的,京察空缺要是用有劣迹的补官,很容易遭到攻击。
而那些都察院的小官,从来没主政过,就不会有劣迹,所以很容易就补上空缺了。
这时,朱由检才回想起前两天早朝,韩爌在朝会上说出这次京察的处分意见,大多言官不跳出来弹劾,搞了半天这些家伙等着外放来。
哼哼哼……朱由检在心里冷笑一声,在前任玩的那套老把戏,在朕这里行不通了,朕要往里面掺沙子,那些罪臣不是刚刚放出来吗,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喜欢就收藏、推荐,谢谢!明天第一更将改到早上七点左右,还是四更。
崇祯辽东攻略 p
p崇祯辽东攻略 59575dexhtl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