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一篇 庞多拉“天毁计划”三十一(2 / 2)

加入书签

电离层形态是电离层中电子密度等基本参量的空间结构高度和经纬度分布及其随时间昼夜、季节和太阳活动周期变化的情况。电离层可从低到高依次分为d层、e层和f层等,其中f层还可分为f1层和f2层。e层和f1层中,电子迁移作用较小,具有查普曼层的主要特性。层的临界频率П其平方正比于峰值电子密度与太阳天顶角e近似地满足由简单层理论所导出的关系式Пɑse兆赫,式中ɑ和b为常数。这个关系式反映了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和地区变化的基本趋势。在较高的f2层,电离输运起着重要作用;在地球磁极,存在着外来带电粒子的轰击,形态更为复杂。d层和f1层的峰形一般并不很凸出。

42d:层离地面约509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d和相应高度hd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和85公里左右。无线电波中的短波在该层受到较大的吸收。太阳活动最高年的吸收几乎是最低年的两倍。一年之中,nd的夏季值大于冬季值,但在中纬地区,冬季有时会出现异常吸收。夜间,电离基本消失。

43e层:离地面约9013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及其相应高度h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和115公里。n的昼夜、季节和太阳活动周期三种变化,大致符合简单层理论公式,分别于中午、夏季和活动高年达到最大值;这时,公式中常量ɑ09180144r,b025,r为12个月内太阳黑子数流动平均值。夜间,n下降,h上升;n510厘米,h的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20公里。

44f层:离地面约130公里以上,可再分为f1和f2层。1f1层离地面约130210公里:白天,峰值密度nf1及其相应高度hf1的典型值分别为210厘米和180公里。f1层峰形夜间消失,中纬度f1层只出现于夏季,在太阳活动高年和电离层暴时,f1层变得明显。nf1和hf1的变化与e层类似,大致符合简单层的理论公式,这时ɑ43001r,b02。

2f2层离地面约210公里以上:反射无线电信号或影响无线电波传播条件的主要区域,其上边界与磁层相接。白天,峰值密度nf2及其相应高度hf2的典型值分别为10厘米;夜间,nf2一般仍达510厘米。在任何季节,nf2的正午值都与太阳活动性正相关。hf2与太阳活动性一般也有正相关关系,除赤道地区外,夜间值高于白天值。在f2层,地球磁场大气各风系、扩散和其他动力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态变化不能用查普曼的简单层理论来描述,于是f2层比起e层和f1层便有种种“异常”。所谓日变化异常是指f2层电子密度的最大值不是出现在正午通常是在本地时间13时至15时,同时nf2还具有半日变化分量,其最大值分别在本地时间上午1011时和下午2223时。季节异常是指f2层正午的电子密度在冬季要比夏季高。赤道异常是指f2层电子密度并不在赤道上空最大,它明显地受地磁场控制,其地理变化呈“双峰”现象,在磁纬20度附近达到最大值。在高纬度地区,可观测到许多与带电粒子沉降有关的异常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f层“槽”,这是地球背阳面上从极光圈开始朝向低纬宽约510度的低电子密度的带区。

峰上固定高度的电子密度和电离层电子总含量的时间变化,与nf2有类似之处。图2为电离层各层的峰值密度n和相应高度h在中纬度地区的平均昼夜变化。

除上述各均匀厚层外,电离层还存在着两种较常见的不均匀结构:es层即偶发e层见es层电波传播和扩展f层见电离层不均匀体。

太阳辐射使部分中性分子和原子电离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它在大气中穿透越深,强度产生电离的能力越趋减弱,而大气密度逐渐增加,于是,在某一高度上出现电离的极大值。大气不同成分,如分子氧、原子氧和分子氮等,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为不同波段的辐射所电离,形成各自的极值区,从而导致电离层的层状结构。电离层在垂直方向上呈分层结构,一般划分为d层、e层和f层,f层又分为f1层和f2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