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一章 主战派和主和派(1 / 2)

加入书签

柳丝丝闻言先是一喜,随后嘴角又划出一个淡淡的苦笑出来,原来她本以为是王少华真的有办法救自己父亲呢,说到后面还是要向皇帝和那些“求和派”们妥协甚至是gē gongdé啊,这要是她父亲能做到这点的话,当日就不会闹得那么凶了。

而且这要真是一场对西夏的胜利的话,不用别人说柳大龙也会主动上书恭贺的,可这场“赐和”也就是糊弄糊弄百姓,顺便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说穿了就是大宋朝打不过人家西夏,主动用钱物买来的“和平”,就等于于是您要什么我都给,求求您回去吧,省的打仗还要损耗钱粮,但是名义上你得尊我为主,是我“赐和”给你的,并不是我打输了。

这种把戏过去已经玩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看上去都是大宋朝趾高气扬的“赐和”,其实西夏国每次都捞足了好处,只是表面上给你点面子罢了。

柳丝丝刚准备婉拒王少华的“好意”,就听到下面有人冷冷一笑道:“穿的人模人样的,没想到原来又是一个ài guo贼啊。”

这声音虽然并不大,但却十分清晰,而且似乎有一种特别的磁性,让众人都听得是清清楚楚,那王少华脸色顿时大变——之前的潇洒自如和从容不迫都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咬牙切齿,甚至还有一丝羞怒。

原来如今这朝廷虽然皇帝无能,蔡京高俅等奸臣无耻,却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有不少诸如柳大龙这样的官员们对于国家面对辽国以及西夏如此的卑躬屈膝都深以为耻,想要自强奋发,和敌人血战到底,尤其是以中下层居多。

但是这并没什么鸟用,毕竟话语权还是更多的掌握在宋徽宗等“投降派”手中的,但是不得不说主战派一方的影响力却很大,尤其是在老百姓当中,所以就算那些主和派们也不敢说自己是投降,而美其名曰“大局为重”,或是“以和为贵”等等。

但其实老百姓们又怎么会那么好忽悠,这燕云十六州都割让给辽国不说,还被只有河套一隅的

小小西夏打的被迫求和,和你老母啊和,再和老祖宗留下的本钱都快吃光了。

而叶灵对这一点自然更加清楚,历史早已经写的清清楚楚,就在几年后比辽国更凶猛也更残暴的金兵就会南下,从而书写出整个华夏史上最屈辱的一篇——靖康之变,这宋徽宗父子都要像狗一样被金兵牵回老巢受辱,你们这种废物们自己死一万遍也不打紧,但你们尼玛的有什么资格让整个宋朝几千万的百姓们陪你们一起受辱甚至受死?

这也正是叶灵来此的最大目的,那就是要阻止这场屈辱史的发生,至于推翻大宋朝倒只是一个小目标而已了,就像后世某土豪轻描淡写的“先赚他一个亿”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