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九章(2 / 2)

加入书签

为首老者道:“定是哪个奸佞小人给大人出的坏主意,大人不必理睬。只叫这小人站出来,我等百姓倒要当面问问,到底是何居心?如此败坏大人清誉?”

张大人道:“此乃本州一人所为,不关旁人的事。众位乡亲若有话说,尽管对本州言讲。”

那些老者闻言立时跪了下去,后面百姓也都跟着跪倒,齐声道:“恳请大人收回成命!”

张大人急忙上前搀扶,众人跪地不起。

为首老者道:“大人若不收回成命,我等情愿在此长跪。”

张大人道:“不可如此,各位还是下城去安歇。但请放心,本州既有担当,就要保得城中百姓安全,不教一人受到伤害。”

老者道:“百姓乃蝼蚁之命,不值大人用清誉作抵。况且性命事小,名节事大,请大人三思。自从大人为官同州,政清民安,我等百姓受惠实多。这清誉大人可以不顾及,我等百姓却不能不顾及。一俟虏退边靖,大人仍要做同州的官,岂可因一时之困,误了大人一生前程。”

张大人道:“各位有所不知,眼下情势岌岌可危,连日战守,我等军民已是人疲粮绝,而金兵围困日甚一日,一旦城破,城中百姓难免遭屠城之厄。不若暂忍一时羞辱,留得命在,终有报仇雪恨的那一天。”

老者道:“此前大人曾说‘守一城,而捍天下’。我等同州百姓,均以能同大人一起捍天下而倍觉荣耀。尽管战至今日,面临绝境,但即便全城战殁,同样是守一城,而捍天下。由此也教天下得知,同州可以战,可以守。天下亦可以战,可以守!”

张大人叹息道:“然则,让十数万同州百姓遭此大难,本州于心何忍。”

忽然,跪在边侧的一位老者站了起来,嗓音尖利地道:“原来刺史大人是顾及我等这些老朽?人上了把子年纪就是惹厌,做不得活路只知吃饭拉屎,本就是个废物,还要拖累大人费心顾及,那就不如死了,也好一了百了。”他边说边退到城墙边,说到“一了百了”,仰身从堞口向城外倒栽了下去。

众人齐声惊呼,却见又有几位老者起身走向墙边,张大人急叫:“快些拦住!”

佟钰溜到城下查看,见那老者已然摔断脖颈气绝身亡,便又攀回城上。

这时,那些老者被人拦着不能靠近墙边,为首老者道:“张大人,我等百姓决意与同州同生同灭,你又如何拦阻得住?即便大人打开城门,我等也决不降敌,就算用牙齿,也要干掉几个金兵。”他说话时慢声细气,但表述的意思却是斩钉截铁。这些老者,外表看似龙钟老态,然则个个火爆性子,直是说得出,做的到。

张大人连声道:“好,好,本州决意不开城门,坚守到底便是。不过,各位不可再寻短见。”说着取出伏辩,凑到火上烧了。又将功劳簿递给王副将保管。

老者们见他烧了伏辩,又亲口允诺坚守到底,便都不再说话。张大人着人将各位老者及众乡亲送下城去。

此时天已微明,不知不觉过了一夜,北风骤紧,空中飘起了雪花。佟钰见那白胡子老兵,借着熹微晨光又在修补他的毡幕。毡幕上的毡片早已被利箭射得七零八落,只是在原来张挂的地方还残存着几条细线拉起的边框。白胡子老兵将手里的细绳纵横交错地从一条边框、结向另一条边框,想尽可能多地将散落的毡片连结到细绳上,好让他的“毡幕”更密实一些。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花扑打在他的脸上,他眯着眼,笨拙地扭动着冻得发僵的手指。眼前这“毡幕”,已名副其实成了一张网,连雪花也挡不住了。

佟钰猜测这白胡子老兵也许早就知道他的“毡幕”挡不住利箭,他修补“毡幕”只是在做事。每个人都要做事,所以他也要做事,修补毡幕就是他的事。“毡幕”挡不住利箭,但多少可以减缓些箭的劲道,这样被射中的人就不会伤得那么重。兴许这就是他修补“毡幕”的想法。

这当儿,金兵那面又响起凄厉号角声。下着大雪,他们也要攻城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