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献鹿止谣传 温言宽太后(1 / 2)
左氏服夫孝在身,只略施粉黛,抱着令狐乐坐在榻上。
莘迩进殿,伏拜行礼。
左氏说道:“将军请起。”
主榻的下边提前放好的有坐榻,左氏请他入座。
莘迩辞不就坐,取出一卷书,经内宦呈递给了左氏。
他躬身说道:“这便是臣前次说的那本小书。大王如果觉得还行,臣抽暇再写一点。”
身为顾命大臣,得有个顾命的样子。以前,莘迩总是给令狐乐送些玩具、美食之类当成礼物,近日他抽时间,亲笔编写了一本近似孩童读物的故事书,上次与左氏见时,提了一句,左氏叫他下次进宫时带来。这回入宫,莘迩就将之携来了。
书中共写了十个故事,皆是莘迩后世看过的。
有小马过河之类蕴含深意的寓言,有伤仲永这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神童故事,诸如此类。当然,在他的笔下,这些寓言、故事的背景都不是原来的了,被他托为上古。
左氏展书观瞧。
头一个故事是骆宾王七岁写诗,写出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第二个故事是“司马光破缸”。莘迩用词简单,经羊髦等的润色,情节生动。左氏竟被吸引得连看了两篇。
她问道:“骆宾王、司马光何许人也?将军言他俩是周时人,我怎么没有听说过?鹅鹅鹅之诗,颇是有趣,天然妙味,但没有古朴的风质,如近人诗篇,不似三代之作啊。”
莘迩说道:“这都是臣小时听家里人讲的,到底是否周时故事,究竟出自何籍,臣也不知。”
左氏颔首说道:“将军门为名族,家中果然博学。”
莘家在寓士中来说,也算不得一等,哪里敢称“名族”了?莘迩谦逊不已。
左氏把书给了令狐乐。
令狐乐虽然年幼,生长王室,如今已识不少字了,他正是喜欢各类有趣故事的年纪,迫不及待地打开细看,马上就沉浸到了其中。
趁他不捣乱的空儿,左氏说起了召莘迩今天来见的起因。
她说道:“昨天中尉上书,书中言道於下王都,有个谣言盛行,市井百姓风传,先王薨时,大呼白鹿数声。将军可曾闻此么?”
莘迩也听闻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
尽管宫禁森严,但历代以来,宫闱中的秘事却是从来不缺泄露於外的。
细究如今王都之中流传的这道谣言,莘迩度之,应是令狐奉念念不忘那头白鹿,三番五次命令陈荪务必将其找到的事情,被时在寝殿伺候的的内宦或宫女告诉给了交好的卫士,又被卫士给传出了宫去;结果到了民间,人相传讹,不知怎的,就变成令狐奉死前大呼“白鹿”了。
初闻到此条谣言那会儿,要非令狐奉死时,自己在当场,莘迩说不得,都要相信了。
令狐奉自诩天命,对白鹿之失,并因此致伤而耿耿於怀,在快死前,对之仍然难以忘记,连声大呼,实在情理之中。很符合他的性格。
莘迩答道:“此道谣言,臣曾闻之。”
左氏微蹙柳眉,说道:“中尉书中建言,请求严惩传布此流言者。将军以为何如?”
“为何要严惩?”
“中尉以为,鹿者,禄也,民间流传此谣,是有存心不良的人在暗地里生事,意在喻指先王失爵禄,恐将会不利於国家,动摇民心。”
莘迩问道:“中尉建议怎么严惩?”
“敢有传谣者,悉数拿下;追究幕后主使,按妖言治罪。”
莘迩敏锐地察觉到了麴爽这两条“严惩建议”的重点,显然是后者,他心道:“追究幕后主使?麴爽的此话何意?他这是想干什么?想要借此勾连出一场大案么?他要追究谁?”
“妖言”是一种罪名,与“诽谤”、“非所宜言”、“左道”并为统治者控制言论、钳制思想的律法明规。严重的,罪至处死。这几条罪名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内涵宽乏,没有规范清晰的法律定义,定罪也不好操作,议狱者可以任意轻重。换言之,议狱者说什么,就是什么。
莘迩紧皱眉头,想道:“麴爽说散布流言者是在暗地里生事,我看他才是想生事的那个吧?”严重怀疑麴爽提出此议的动机。
左氏耐心地等待莘迩思考。
莘迩说道:“臣以为,中尉的建议似乎不妥。”
“喔?”
“曾母逾墙、三人成虎,流言者,都是以讹传讹。面对流言,臣以为,强行禁止,是不行的。越禁,民间也许反而会传得越烈。且又,先王才薨,今主年幼,当此之时,朝野已然波动,臣窃以为,更不能因为一条谣言而就大加捕人,治以重狱,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宜镇之以静。
“周厉王禁谤,国人道路以目,终遂暴动之事,前车之鉴!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古哲人智士之教,不可忘也。”
左氏大大地以为然,连连点头,说道:“将军说得很对!那将军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理?我怎么回复中尉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