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备战(2 / 2)
“一定会!”
赵玉卓也是深深点头,看向那高句丽方向的目光里,也是更多了几分掩饰不住的冷冽。
峥嵘。
……
东临城。
因为高句丽的西北统御军已经是全面的出现在了新燕城之处,而阿伯利野人的军队,也是完全的在伊离山脉南面铺展开来,这整个东临城的气氛,还有那辽东军的气氛,都也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变的紧张无比。
如今,这袁天志等人所在的守备军府,已经是空无一人,所有的将领以及士兵,都是完全的离开了东临城,前往了东临城之外的军中大营,一场真正的大战即将到来,他们也必须亲自来到战场之上,为大战做准备。
为军心做稳。
而此时此刻,在这东临城外中军大营之内,袁天志以及众多的将领们,也是在商讨着接下来这一场仗的打法,光线顺着那掀起来的营帐门帘处射进来,整个营帐内都是显得有些明亮,不过这气氛却是压抑的不行。
“火炮,火枪手,已经尽可能的调动起来,所有的丹药都被调遣至了前线,按照目前的储备量来看,能够撑过三日,不成问题,三日之后,便是需要咱们真正的和高句丽以及阿伯利的野人们进行正面之战了!”
低沉的气氛之中,是正在汇报军备情况的声音。
“嗯。”
袁天志听完了这些汇报,凝重的脸庞上倒是也没有太多的波动,这一切都是他所意料之中的,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又是看向了负责驻守北营的罗鸣,沉声吩咐道,
“你那边应对的阿伯利野人,骁勇善战,远比高句丽的西北统御军更为难缠,所以,这火炮和火枪,就将八成都调遣给你,你负责给他们最大的打击,以守住北营。”
“另外,我再多给你调遣两万人,总共给你七万人,争取守住北营六日。”
“袁将军……”
罗鸣听闻此言,这脸庞上的神色顿时变的凝重了不少,他皱着眉头道,
“如今咱们辽东军只剩下十万人,您给我七万,您只剩下三万,如何能抗住高句丽将近二十万的大军?这不是……”
他接下来的话没有说完,但是这意思已经是很明显了。
三万人,如何能够应对二十万人?
六天的时间,就算辽东军再武器装备方面远胜于高句丽,也会硬生生的被这二十万西北统御军给消耗一空的,这不就是相当于将袁天志暴露在了危险之中了吗?
袁天志,可是整个辽东军的支柱啊!
“不用担心。”
袁天志自然是明白他的担忧,有些凝重的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三万兵马,若是正面硬战的话,也能撑住一些时间,而且,我得到消息,明日,督主便是会带着东厂的人过来,也有不到一万,东厂的战斗力也是不弱,能够给咱们带来不少的支援,撑过六天的时间应该不成问题。”
“关陇军呢?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有过来?”
一片低沉之中,一名有些年轻的将领,抬起头来,看向了这袁天志,而那语气中则是多少有些抱怨的意思。
关陇军如果是能够到达这里的话,他们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麻烦?
“关陇军会来的。”
袁天志听到了这名将领的话,眉头忍不住的皱了起来,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
“但是,咱们辽东军,难道要靠关陇军,才能够打赢这场仗吗?咱们,还没弱到那种地步吧?”
对于关陇军的减慢速度,袁天志其实已经是从苏善送过来的消息里得知了,同时,也明白了胡令玉的意思。
如今这场硬仗,是辽东军的劫难,其实也是辽东军浴火重生的关键。
若是不能够靠着辽东军自己打下来,日后,就算是胜利了,也会给辽东军带来不少的影响,为了能够让辽东军真正的变成一支悍不畏死的虎狼之师,他这才是故意拖延了脚步。
这是为了让辽东军真正的来一次战火的洗礼。
而至于,胡令玉有没有想过借此削弱辽东军的根基,并减少袁天志在这里面的影响力,他袁天志不清楚。
但他可以猜得到。
应该是有的。
胡令玉这人,一心想的便是大魏朝,便是大局,他应该很不想看到像袁天志这般存在,一个人,便能够执掌整个军队,他想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属于大魏朝的辽东军。
袁天志并没有怪他。
如今,经历了这么多,看到了大魏朝的这般情况,他也是有了和胡令玉一样的想法,如果,这辽东军能够真正属于大魏朝,那这大魏朝,那千千万万的汉人,以及那辽阔的疆土,都会彻底的安稳下来。
而这辽东都护府,也将会彻底的变成大魏朝北方的城墙。
泼水不进。
另外一层原因,也是袁天志在经历了新燕城的那场事故以后,而产生的,他看到了辽东军如今的缺陷,所有的根基都是系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若是自己出事,这辽东军,也便是彻底的散架,没有了以往的精气神。
所以,他也想让辽东军真正的浴火重生。
诸多原因聚集在一起,这也便是造成了他如今,要拼着一切,和高句丽以及阿伯利的野人来一场正面硬战的想法,同时,也会兵行险招,来一次和突袭鲜城的计划。
他都是为了辽东军。
为了能够让这支军队能够真正的,永远的存留下去,也能够以一种真正的虎狼之师的姿态存留下去。
而不是在未来的某一日,沦落。
“这场仗,要好好的打,打出咱们辽东军的威名来,要让整个大魏朝,所有人都知道,我辽东军,不弱于关陇军!”
“我们,不惧战!”
袁天志深吸一口气,重重的拍在了几案上,一声低沉冷喝,咆哮而起。
《大魏厂公》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大魏厂公请大家收藏:()大魏厂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