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四章 再起(2 / 2)

加入书签

张角还想再做报复,只听得大街上突然喊杀声四起,竟然是蒋奇和张郃救下了审配后,检点郡县全部兵马前来围剿张角。

只见戏志才和于则成带着一群鬼卒气喘吁吁的跑进庭院。

“没打开武库?!!!怎么不见贫民起事?!!!”张角怒目质问着二人。

原来,在行动之初,张角已经想好退路,便是安排戏志才带人打开武库和钱库,将武器和库藏之前发予穷人,借着今夜鬼卒起兵的声势,在这邺城重演一场黄巾起义!!

“兵甲都丢进了民坊,钱库大门也开了,可是没人动啊,不知道都在等什么。”

张角听着这计划之外的异动,也是十分诧异。此时,只听得一阵怒喊,竟然是文丑挥舞着一把斩马刀大杀鬼卒,威吓之声响彻长夜。

张角明白了,道:

“他们需要一个信号,一个保证不会失败的信号!”

随着天公将军一声令下,位于邺城中心的冀州刺史府上空顿时烟雾缭绕,火借朔风瞬间掀起燎原之势,一条黑龙直冲云霄。

“连刺史府都烧了!天公降临!!”

“跟着天公冲啊!”

火花溅起的瞬间,民坊内涌出了成千上万的黄巾义兵。

烈火点燃了刺史府的秦砖汉瓦,更点燃了潜藏在老百姓心里的怨气与怒气,在邺城城墙里引发了一场载入史册的“爆炸”,史称黄天再起!

随着刺史府大梁倒地崩塌,邺城内的街道上瞬间涌现了数不尽的头戴黄巾的士兵,似乎是早有约定,冲向了豪门、富户和勋贵的宅门。

而这些富户此时才发现,自己的宅邸大门上,不知何时被人用白漆涂了一个大大的“拆”字。这个“拆”字就像指引利箭的靶子,为他们指明了攻击的方向。

一夜间,邺城内的大宅门全部被义军扫荡一空。金银财宝流落遍地,谷仓粮仓尽数掏空,男人无论老少尽数诛杀,妇女的哀嚎此起彼伏,邺城宛若一座陷入黄色火焰的人间炼狱。

“天公复生!黄天再临!”

文丑的斩马刀刚刚扛过了典韦的巨斧,听得身后骚乱,不得不回马平叛。张宝、典韦也不恋战,趁着胜势为张角出城杀出了一条同路。

张角则带着戏志才等人赶出刺史府。

“天公!”于老汉叫住张角,下拜说道:

“请天公速速离城,属下留在此地,为天公耳目!”

张角扶起于老汉,想带他和儿子一起走。邺城地处冀州腹地,眼下绝不是久居之地。逃离邺城,是他和戏志才的既定策略。可是经历过两次起事,谁也不知道朝廷后面会对邺城百姓进行怎样的清洗,留在此地简直凶多吉少。

“主公,老于有店,官府追查下来未必会怀疑他,留在此地比路上刀头舔血要安全的多!”戏志才在旁劝导,在他心中,留下于则成这颗钉子,比多一个兵卒要有意义的多。

“老于,邺城内,你就是我的代言人,诸事随机应变,务必小心!”

张角言罢,摘下自己的头巾交给于则成,作为彼此信物。

于则成接过头巾,给张角磕了一个头,将头巾带到了自己头上,带人往另一个方向冲去。

张角冲老于的背影拱了拱手,随着张宝、典韦等人的掩杀,终于往城外疾驰而去。

正因为之前北门令被审配所抓,眼下城门尉群龙无首,多被文丑调走平叛,张宝、典韦不出三分力,就挟持着卫兵打开了城门。

天将大白时分,刚刚赶到赵、魏交界梁期县郊的张角等人,再次紧张的勒住了马匹。

在他们对面,一群骑兵簇拥着一个挎弓带刀的贵少爷。

“公子切莫往前再走了,邺城黄匪起事,我们这些行商刚刚从城里逃出来。”

戏志才打马上前对话。眼下张角身边出他之外,只有张宝、典韦、何仪、刘辟几个,对面少说三十几个全副甲胄的正规骑卒,硬拼起来,即便胜了,恐怕也是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什么?邺城大乱?”那贵公子眉头紧皱,毫无退意,向邺城方向远远望去。

“我家高将军是王刺史帐下武猛从事,前几日告了年休,正要赶回邺城销假。”一个骑卒解释道。

那将军赶马出阵,说道:“在下高览,敢为现在城中刺史大人安否?”

众人一听高览小小年纪,竟是执掌一州兵马的刺史府武猛从事,不由得心里一紧。

戏志才淡定答话,连说逃的匆忙,不了解具体情况,便要告辞。

两对人打马相交,高览眼睛余光扫过众人,突然口中吹出了一声歪哨,只见何仪坐下马匹突然惊起,将何仪跌落马下。

众人尚在惊讶,高览已经指挥骑卒摆出了一个圆阵,将众人包围。

“高将军,莫非要难为我们这些商人?”

高览听戏志才问话哈哈大笑,扬起马鞭指着刘辟、何仪说道:

“既是商人,哪来的冀州军马?”

戏志才发现局势难以应付,本能的望向了张角。这一瞥不要紧,反而暴露了张角作为首领的地位。

“贼首休走!报上名来!”

高览一声断喝,横刀策马,直奔张角而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