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章 新妹妹(上)(3/5)(1 / 2)

加入书签

“记得以前有人说“中国没有大师,都别装”,中国有没有电影大师不好说,但绝对有大师级别的作品!”

“平原上的夏洛克称得上大师级?”

“那只是个很好玩的故事我觉得看完平原上的夏洛克,可以解析出很多东西比如城乡差异,比如留守老人”

“你好像特别推崇张一某?”

“你要是拍了几部电影,就知道他的厉害了,他在色彩、构图方面的天分让人惊叹,一个人,一个导演,能用色彩,就让世界记住了中国,那他必然是一个厉害,而且独具风格的导演!”

“白鹿原你有看吗?”

“没,不过我买了电视剧改编权,准备红高粱之后就启动。”

“为什么安排平原上的夏洛克跟白鹿原同时上映?”

“你这问题问的就很没水准国庆档我们安排了其他电影,夏洛克风头正劲,当然要现在上映,至于白鹿原,碰巧了吧!”

“你看好王荃胺的白鹿原吗?”

沈梦溪摇头:“不看好白鹿原横跨五十年,讲诉的东西太多,有种百年孤独的感觉,如果让我来当导演,我肯定没有办法还原电影没准王荃胺导演找到新的角度,谁知道呢”

他确实找到了新的角度,直接把白鹿原拍成了田小娥传

想往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方向拍,可惜不敢脱不敢草,破鞋不破是第一大败笔;

想往活着的方向走,拍成了地方戏剧的MV

原著里她为了抗争命运的不公而选择勾引黑娃报复郭举人,而电影则展现了一个养尊处优的贵太太不甘寂寞出轨勾引长工,从头到脚都写着我是荡妇。

芦苇说得真好:我发现他的格局太小,你给他个大片子他做不了。

对了,平原上的夏洛克、白鹿原同日公映,前者票房是后者的接近三倍

白鹿原首日1300万,平原上的夏洛克首日2980万

阿某教育第六代不算什么新闻当年贾章柯满腔热血,三峡好人对擂满城尽带黄金甲。

贾章柯各种抱怨:不要再用票房衡量电影的成功,近一个月发生了很多事,影片要产生票房奇迹,背后有许多可操作的因素。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动用了公共资源:比如在某影片上映期间,不准上映海外大片;再比如央视新闻联播都能播出某影片今日上映的新闻。这种动用公共资源的能力 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操作的 但这时候的票房并非市场选择的结果。

我们希望中国电影市场能有个公平的环境!

好了,现在给你公平了:白鹿原首日排片18 平原上的夏洛克 首日排片25相差不是很大。

观众自由选择,还是被吊打!

当然 不似三峡好人那么惨没到一百万票房

网上提起平原上的夏洛克,一致好评:

不剥削乡土的情况下 完成了侦探类型的平原变体。正面拍摄、平行剪辑乃至不同介质的影像 都在演员的举手投足之间,自然地融入了影片的整体语境之中。

不故作高深,也没有强行高级,而是让人看到了一种罕见的纯真与质朴 并为之感动。

张一某一旦有了好的剧本 真的是如虎添翼!

提到白鹿原,则是骂声一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