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四章 闹(1 / 2)

加入书签

看着李泰哭丧脸的样子,李承乾伸手在他肩头拍了拍,无奈道:“青雀啊,你以为你还是小时候那副肉球球的可爱样子?你得给父皇讲明道理再要钱啊,现在能凭卖萌,就能蹭钱的,不是你我,是还在吃奶的那几个小家伙了。”

李泰无语道:“说了啊,讲了啊。可是,父皇说现在造出来也用不上,直接就拒绝了。我本想跟他说,火车这玩意儿又不像轮船那么简单,肯定费时费力了,可是话没说出口,就被赶过来了。”

李承乾无奈的笑了笑,这就是看待事情的方式,导致的分歧了。皇帝他们都喜欢当下,展望也只是展望,让他们为之铺垫,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方面,或许还真就契合了道门的“顺其自然”。

大堆的炭火烧了起来,阿史那雪换了一身劲装,彪呼呼的一个人就抬着羊过来了。

长孙无忌的加入,让李承乾不得不让厨房再杀一只羊,顺便多准备两条腿。本来打算留一条羊腿送进宫里,给长孙的,但是这混蛋妹口夺食,把另外一条羊腿给预订了。

既然这样,还不如一次烤个够。

当点燃篝火的换成了张赟和李涧以后,李承乾和李泰也要来一个小桌子,顺便拿来纸笔,开始研究火车。

李泰蒸汽机的成功,也是付出了很多代价的,因为冶炼技术的差劲,管道粗细不均不说,还很难保持直线。而榫卯的工艺用在管道的连接上,尽管工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依旧达不到现代工艺那样连接起来浑然一体的样子,单单密封就是一个大问题。种种因素叠加起来,才导致现在的蒸汽机,效率转换非常之差劲。短时间用于军备,还可以财大气粗的用,但是长久使用,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火车,如果火车的运行成本高,那就失去了制造它的本意。

不用急着用钢铁制作,李承乾觉得,现阶段的李泰,先祸害木头是个很好的方法。先让木质的火车跑起来,再研究别的。

李治今天也放假,本想着到东宫拜会一下皇兄,当看到在炭火上翻滚的羊肉,就没了打个转儿就走的想法。当皇后也抱着兕子过来以后,本来就是玩乐一下,结果变成了一场家庭聚会。

现在休闲些,也好,等到了冬日,特别是年前,鬼知道会忙成什么样子。薛延陀的草原,大唐这一次依旧是采用跟吐谷浑一般的羁縻政策,没有急着派遣官吏管理。吏部在头痛之余,惊讶的发现原来被入侵的久了,反入侵是这么爽的事情。

玄奘不过休养了二十多天,就重新回到了慈恩寺。因为他对于佛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慧明亲自请求皇帝以后,慈恩寺里,有大量的武僧入驻,将大雁塔周围包围的水泄不通。

同时,慈恩寺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建,主殿直接就给推倒,至少在入冬以前,新的佛像就能建造成功了。

跟佛门一样的是,道门也忙碌起来,道门斥巨资在敦义坊也盘了一大块地,准备在这里再起一座老君观。

敦义坊和晋昌坊,于长安城的中心线遥遥相对,就算再蠢的人,也能在道门的选址上,体味出一些什么了。

对于道门和佛门的各种申请,令外人意外的是,朝廷答应的格外痛快,但是只有袁天罡和慧明慧觉等人,知道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的代价。

宗教界的两巨头行动起来以后,景教等也蠢蠢欲动起来。只是不同于道门佛门,他们甚至连礼部都拜访不到,就更别说直面天颜了。于是,实在没办法的他们,想到了别的套路

李涧急匆匆的跑到东宫的时候,李承乾正在给儿子换尿布。

小孩子就是这样,需要父母的照料,这个时候还天真无邪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一些行动,会带给父母怎样的困扰。烦躁归烦躁,但是,还是不得不承受这份烦躁,每次怒火起来,都得压下去,顺便转换成喜悦。这不是什么激素就能影响到的,而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看到太子侧妃和乳娘都在一边,给孩子换尿布的是太子的时候,李涧明显被吓到了。

虽说皇帝免了太子的差事,准许他专心操控全局,但是,也不至于闲到给孩子换尿布吧。

尿布换好,接下来的工作交给秀秀,李承乾走向了李涧道:“看你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可是因为袄教他们建造寺庙的事情?”

李涧虽然惊讶,但并没有表现出来,拿出奏折道:“这是万年县县令上的奏折,陛下要奴婢拿来给您看看,交给您决断。”

拿起奏折看了看,发现跟暗卫的情报没什么出入,李承乾才笑了笑说:“这些家伙也真够大胆的,怎么,觉得自己不是大宗教,就用不着跟佛门道门似的,先获得资格,再建造寺庙了?什么道理!”

李涧道:“这些宗教的长老之流,本就是胡人,或许,他们是觉得大唐的律法用不到他们身上吧。”

合上奏折,李承乾冷笑道:“如果是之前,或许还有点这个意思。但是,新唐律的修订,关于这个问题,孤和魏征他们还是探讨了一番的。这些胡人没有关注新唐律的修订,绝对是个错误。”

拿着奏折走到一边的桌子上,李承乾提笔就开始给万年县县令批复。

令李涧意外的是,太子的印鉴,并没有盖在奏折上,而是单独找了一张白纸,印上了印鉴。

将白纸夹在奏折里,随手递给李涧,李承乾道:“去门下省尚书省走一趟,告诉魏征杜如晦他们,孤这封奏折,不用他们审核了。然后,把这封信,速度送到万年县县令那里。”

李涧拱手领命,转身就速度的跑走了。

-万年县县衙

周记之当万年县县衙也有十二年的时间了,当初何寿被提拔为丹州刺史以后,就是他接替了万年县县令的位子。在一个县令的位置上做了十多年没能升迁,周记之却始终没有怨言。

伴随着长安这些年的发展,不仅仅长安城富裕了,连带着万年县、蓝田县等临近的县,也跟着富裕起来。特别是万年县,一些舍不得钱在长安购置房产的商人,都会到万年县来定居。以前还是黄土街道半边房子的万年县,得益于此,如今繁华程度已经不亚于长安城外城了。

袄教等教派,想要在万年县立庙,如果事先知道的话,他是肯定不会允许的。但是,令人气愤的是,这些教徒用的是胡商的名义,用大价钱拿下了一块地,而且一租就是二百年。

二百年的租金啊!万年县这些年来对税收的贡献都没有这么多!为利益所驱,他才鬼使神差的答应了下来。可是,契约签订了,地方划出去了,才发现这些胡人是教徒,买地是要用来建造寺庙的。他上门去理论,结果被对方以“我们是胡人,我们的建筑不归大唐管”为由,被推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