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0章 大胜(2 / 2)
袁绍确实是在整兵备战,连翻的大战,出来的时候带了二十五万的兵马,折损了五万多,可现如今袁绍手底下的兵力反而翻了个倍。
十万的边军,万加上二十多万收服的西夏降卒,共计有五十多万兵马,在新政的覆盖下,如今西夏全境的百姓都成了军户,这些个来自西夏本土的军队,卫允也不怕他们反水,锦衣卫的功勋制度同样对他们使用,破阵杀敌得到的奖励可是他们以前在西夏时候的数倍。
而且他们的父母妻儿也完全不用担心,一旦入了军户,那便有朝廷负责了,若是她们不幸战死沙场,除了一笔丰厚的抚恤之外,他们的父母妻儿也会得到善待,直到他们的儿子长大成人,
政和二年三月初,西北的天气已经开始回暖,河套平原之上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可道路却仍旧湿滑难行!
这一次,卫允亲自领兵,以袁绍为先锋,梁昊负责协同运转司负责后勤供给,五十万大军直扑一入辽国疆域的银州一带。
此事辽国与西夏交界处的精锐部队都调去了燕云之地和周军交战,西北之地只留下一些老弱镇守。
卫允带着大军还没到,袁绍就带着先锋部队十万铁骑对银州展开了攻击。
三月下旬,原本上一次三国和谈之时,辽人从西夏手中夺得的大半河套平原悉数落入卫允之手。
辽国朝堂自然要震动,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不震动才怪呢!
实际上早在月前西夏皇帝率领国相和群臣向大周乞降的时候辽国就收到了消息,如今辽与周正在开展,对于这个实力之弱了一丝的西夏国自然分外关注。
先前受到西夏战败,皇帝和群臣被俘的消息之时,辽帝耶律洪基和如今掌握辽国军政大权的耶律乙辛已经有了和周人和谈的打算。
不曾想这事儿还没着落,刚打完西夏的周军竟然立马调转枪头冲着他们大辽去了。
耶律洪基在承明殿里头跳脚大骂西夏皇帝李谅祚废物,又连着把西夏国相庞藏和一众武大臣挨个儿骂了个遍。
可告急的军报却没有断过,一封接着一封,五十多万大军拿下了河套平原之后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而是继续挥军北上,一路攻城拔寨,已然连下十余州县,大有直扑上京之势。
耶律乙辛调过去的十几万兵马败的败,逃的逃,这一伙自西夏之地向东挺进的周军如今已然打到了燕云之地,与从太原府和河间府出兵北上的周军会师,自此,周军的总兵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百万之数。
辽军统帅见情况不对,已然第一时间放弃了和周军作战的打算,直接撤军退到了长城以北。
可周人却没有就这么结束这场战斗,而是继续会师东进,沿着长城一线一路向东,沿途的州县官员不是北撤就是选择了投降!可辽军对此却没有任何办法。
至此,除了燕云之地悉数落入大周手中之外,长城以南也悉数归于大周之手,还有卫允长城之外的河套平原,以及西夏全境。
异常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大战终于在政和二年的六月上旬落下帷幕。
双方好似约定好了一般,以长城为界,开始停止征伐,周军不再白上,而辽国大军也不再南下。
和谈正式开始。
不是卫允不想继续向北,若是能够一路攻城拔寨,打到上京城,扫荡犁庭,把耶律洪基和耶律乙辛都给抓住了的话,卫允当然不会就此打住。
可关键在于这场大战已经打了一年多的时间,如今卫允手底下的军队又是东拼西凑起来的,原本将近三十五万的黑甲军如今也只剩下二十六万左右,二十多万刚刚投降的西夏大军只剩下二十万,十万边军还剩下七八万左右,至于张千重和张千均麾下的边军和后续支援的府军就更别说了,损失更加惨重。
百万雄师只剩下六十多万,一战直接损失了三十多万,可见这一战的艰辛。
辽国那边同样也不好受,隶属于南院的数十万大军被彻底打残,没能剩下多少,西院的精锐也损失了大半,不过辽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且境内游牧民族众多,以部落的形势分散于辽国各处,这些游牧民族的部落里头,族人们下马为民,上马则立马就是可战之兵,若是想要一扫平辽国,以大周现如今东拼西凑起来的军队,良莠不齐的兵员,还远远不够。
而且如今西夏事情那边可还没有彻底结束,那些流亡在外的西夏皇族和贵族们可都还没有落网,新政在西夏施行不过大半年的时间,成效虽有,可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若是和辽国打着打着后院突然起火,那才是大大的不妙。
这和卫允速来谋定而后动的行事准则可半点不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