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6.刘老赶(2 / 2)

加入书签

这个社会也是如此,对有真才实学的人,大伙一向都能给予最大限度的包容。

阿爷又说,“方圆她娘小时候的玩意儿都是人家给打得,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可惜到了姐弟俩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福气了,万幸还能捡剩儿。”

他也是骄傲的,十里八村再也没有几个人有这么大的面子,请木匠刘给自家孩子订做摇摇车,说出去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今个儿就叫你开开眼,木匠刘打出的东西用你们文化人的说法,那是艺术品,有传承的东西,精心点管用一辈子。至于现在街面上那些半桶水的木匠师傅,连人家的皮毛也比不上。”阿爷啧啧有声,夸赞起木匠刘来不遗余力。

爷俩到了后院仓房,阿爷说,“中,料预备的足,干脆都搬过去让人家选。”

周扬迟疑着问道,“太多了吧,用不了这么多。”

要是把这些木头都搬到前院,最少能给家里打三整套家具。

“听我的,啥木料能适合打啥东西,这里边是有讲究的。”阿爷颇为神秘的说道。

周扬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他说,“我上前头把万里和老许喊过来,指着咱俩搬要猴年马月。”

四个老爷们吭哧吭哧的把一堆木料搬到前院,铺了一地,累的四马汗流。

木匠刘信手拿起一根拳头粗的木料,用指甲弹一下听听声,只这一手就让周扬心服口服。

木料这东西他是门外汉,后院仓房里的大多都是程老二走街窜巷收来的,或零或整,但他对木匠刘手里拿着那一段还是知道的,他的存货里只有这一块没加工过的青龙木,也就是行家们嘴里的紫檀木。

这种木头重的很,像木匠刘这样拿着一头拎起来,他自问是做不到的,许大志估计都够呛。

他不晓得眼前这个干瘪的老头哪来的这么大力气,这么轻描淡写得神态,怕是想撬地球的阿基米德同志也做不到。

木匠刘又拿小刀刮下点木屑,也不嫌脏,放到嘴里尝了一口,接着肯定道,“这是块好料子,就是太小,打东西怕是够呛,可以雕个小玩意儿拿着玩。”

接着他又蹲下来查看其他的木料。

“这几块是胡桃木,也是好东西,纹路好看,抗震耐磨不怕雨淋日晒,最适合打个躺椅。

这几块是白蜡杆儿,这玩意儿就有个卖相,不压重,打家具不合适,毁成板子铺地面倒是不错,。

至于这些樟子松算是最有用的,纹理好看,又有松香味,老年间拿来打木床最好,能镇神安眠。”

一接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木匠刘侃侃而谈,指头一搭一收就能把木料的名字性能分辨的清清楚楚,甚至连年份都能说出个大概。

“想打啥东西,尺寸给我。”

周扬说,“您看着先可孩子的用度做,打一个小木床,再来个学步车,要是有富裕,桌椅板凳能打多少打多少。”

木匠刘自顾自的卷起了旱烟,抽了一嘴烟沫子,点头说道,“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