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得不去(2 / 2)
“若是公子真不愿意去,那我便去一趟国子监回绝便是!”赵谦见李宽有些不乐意,把心一横,厚着脸皮去国子监回绝,不过那样做的结果就是所有的责任他来承担,怕是在京城臭名远扬了。
李宽摇摇头拒绝了赵谦的提议,他还没到那个地步,要是让赵谦前去承担责任,李宽心里也不好受。大不了就是去一趟赛诗大会,论起作诗他倒是半桶水,背诗绝对是高手,真的不行就随便背诵几首绝对可以浑水摸鱼。
“赵老,为什么你第一时间答应下来?”李宽很诧异这次赵谦自作主张,通常不说与自己商议,至少也会与王槐商量一下再做决定,为何这次没有与众人商量便答应下来,肯定别有原因。
赵谦沉默良久,道:“赛诗大会表面是斗诗,实际上国子监别名是太学,历朝历代均是最高学府,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直至当今皇上十分重视教学,使得国子监学生达至五百人,高于高祖皇帝时期的三百人。”
“先皇在位时,国子监学生三百均是贵族子弟,包括五姓七家的世家大族子弟,后来当今皇上扩至五百人,其中三百人仍是贵族子弟,尚有两百人为平民子弟。”
“纵然如此国子监依然是贵族子弟居多,平民子弟学生有两百名额始终未满额。凡是进入国子监学生均是大唐各地学府选拔的青年才俊,未来不可限量,而国子监也可以说是进入仕途契机,被赏识以后得到推荐可免省试而入仕。”
“您的意思是让我与他们搞好关系?”李宽眉头紧锁,目不转睛的望着赵谦,见他点头答道:“正是此意,斗诗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还有作画、书法等,绝对称得上是文坛盛会,文人雅士也会受邀前往,若是公子与他们结识并得到他们的认同,未来在仕途道路上越走越远。”
李宽若有所思的低着头,国子监学生均是贵族子弟,他们的父亲不是当朝官员就是世家大族,堪称贵族学校的典范。如果真能与他们搞好关系,有他们背后的势力相助,不仅能在仕途上走得远,甚至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太子、吴王、魏王也参加了?”赵谦点头回道,“太子府中有学馆,其中也会有学生前往,太子自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吴王也在受邀之列,至于魏王则是因为今年年初上表的《括地志》一书而受到邀请。”
李承乾与李宽的关系不复从前,赵谦自然得做长久打算,要是太子等人在会上拉拢什么人,李宽不去自然不知道什么情况,去了才能知根知底提前做好防备。
李宽不愿参与进皇位之争,故而赵谦退而求次只需要他前往与众人搞好关系便是,至于能不能拉拢一批人效忠楚王府就看李宽自己本事。另外,这也是长久打算中十分有必要的。
与李宽交好的文臣较少,又得罪了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这次前去不仅是给他一个面子,也表明李宽有意与他修好的意思。在朝堂上文臣的权力要高于武将,李宽势单力薄没有一些势力保驾护航,以他的性子绝对惹出事,赵谦亦是为李宽以后而打算。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李宽沉思许久,还是选择前往,至于是孔颖达设下的陷阱,还是一个机会,李宽也懒得去理会,眼下还是得妥善安排省试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定下心做好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