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 谁是新鲸的同类(2 / 2)
平时在私下里,哪怕只是捡到一张废弃的渔网,它们也会想方设法地利用起来。即使破损到打不了鱼,也会愉快地披挂在机器伙伴身上,留着以后和别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或者干脆当成装饰品。
它们自己身上,除了牙齿能挂渔网,挂哪里都会滑落。但机器伙伴的机械爪,却为充满想象力的大脑提供了无限的实践可能性。
便于携带物品的网架式器具,也不知是哪头鲸最先发明出来的。有便于机器伙伴拖拽的款式,也有便于鲸身上披挂的款式。一些奇怪的物件,忽然之间,开始在鲸群中流行起来。
研究所有几头特殊的年长雌鲸,她们早在机器伙伴的测试时期,就是研究所的亲密合作伙伴。这几头雌鲸,奇妙地成为了新族群的领导核心。
但在与人类沟通方面,它们与年轻的鲸相比,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研究所的工作,越来越多地,由带着机器伙伴的新一代鲸参与其中。
工作人员偏向使用雌鲸。
这有生理方面的因素。雌鲸性格温和,很少因为乱跑而导致失联,寿命也长一些。
也有化方面的因素。逆戟鲸仍然是母系社会,掌握了雌性,就掌握了整个明的核心。
第二代小鲸,比它们的母亲辈表现得更为出色。
三四岁的孩子,借助机器伙伴的辅助,甚至已经可以清晰地向人类表达出自己的微妙意思。
在学习语言和知识的过程中,它们显然也接受了许多人类特有的思维逻辑。
有一头七八岁的幼鲸,虽然不属于第二代,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它已经学会音调清楚地说出漂亮的人话。目前和它的机器伙伴一起,与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合作改进机械爪的传动结构。
这个鲸鱼构成的化群体,为什么态度积极地与人类合作?
卫瀚扬有很多猜想。
兰泽觉得,其中听起来最不像话的就是:它们喜欢吃肥猪肉。
卫瀚扬认为,陆地动物的肉一般都很柴,肥猪腹部富含脂肪的“清淡”口味,给了它们特殊的吸引力。
跟人类合作,有机会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味食物。这对于它们,或许也有一些化上的意义。有可能,比较招鲸羡慕?
用“清淡”形容肥猪肉就很神奇了。猪肉清淡吗?当然清炖排骨和海鱼煮的汤比起来,可能是稍微清淡了一些。
但是肥猪肉,从哪个角度它也不清淡呐?
卫瀚扬还有个更扯淡的猜想是:鲸们认为自己是人类。
已经和机器伙伴深度绑定的鲸,对于人类世界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机器伙伴提供的现成化因素,成为了构筑鲸鱼想象世界的砖块。
大海中贫瘠而单调的生活,已经容不下他们了。他们渴望离开大海,和真正的“同类”在一起。
部分使用脑机互联机型的幼鲸,甚至已经尝试着理解人类世界中的色彩。
兰泽不能苟同。这太离谱了嘛?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民族、种族、化、习俗,乃至于由惯用思维方式决定的所谓“信仰”。人类本身的内在分歧根本无法弥合。
进步的社会,可以用各种方式把不同的人融汇在一起。落后的社会,就是和我不一样的都得死。
人类各种族中,就算再多出个水里的种族,又能如何呢?
不长手,说起来是致命的生理缺陷。机器伙伴只不过是后天补救措施,和瘸子的拐杖,聋子的助听器本质上没有区别。
水里的逆戟鲸和陆地上的智人,终归是差异巨大的不同物种。
但是,机器伙伴为逆戟鲸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兰泽不能不在意这些。
机器伙伴陪伴小鲸成长,帮助成年鲸生活。
十多年来,已经有了两代新鲸,甚至创造了新的“化”族群。
不管怎么说,这是大天使的完美参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