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现实与美好之间的差异(2 / 2)
“你整了快点过来,来这个沙井街体育场门口这点等我。”
蒋文说了这句话,就挂断了。
“给你讲了在哪点了嘛。”
“嗯,讲了嘛。”
蒋征又从水泥厂出发,一路穿过州医院,路过街心花园到了沙井街体育场门口,这里之前不是这个样子,小时候蒋征就和王家的小子来过不少次,到了体育场门口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分钟过去了。
蒋文新住的地方在体育场对面的巷子里面,从体育场公交车站斜对面的巷子进去直走,左拐弯继续往前走,遇到左手边的巷子之后再拐进去第一个大铁门就是了,进去之后还得左拐,穿过一个小棚子,然后让楼。
现在租的房子其实是搭建在一楼上的房子,是用石棉瓦搭建的,里面的墙壁也是用塑料铺上的,地面还好,但是显然没有那么的好就是了。值得一说的是,这里有一个小院子,可以看到外边,包括对面的房子,似乎这里面的人都是在这租房子住的,年轻人很多,只不过比起蒋征来就要大了不少了。
虽说是搬到了这里,但是严格的算起来,蒋文也没有多管,也依旧是保持着之前的状态,而这学期眼看就要结束了,似乎今年也就这样子了,但是蒋征就接到了学校那边的通知,说是今年的假期是要补课的,补课费得200多块钱,蒋征觉得自己咬咬牙这补课费还是能缴上的,可是就这报名费是个大问题。
学校那边虽然也申请了一些补助费用,期末的时候发下来,看起来挺多的钱,1000出头的样子,但是蒋征其实在上来城里上课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眼睛不对劲了,黑板上的字迹其实已经有些看不清楚了,以前在鲁镇的时候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现在高中的教室明显要比鲁镇的教室要大了许多,两两相加之下,其实蒋征看不清楚黑板已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因此这钱也就变成了眼镜,钱说来不多,大概花了400出头的样子。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不戴眼镜看不清黑板,戴了眼镜还好一些,但是就要苦了腰包。
这样子算起来其实蒋征的生活费加报名费该是够了,从基本的一个月200的生活费,以及学期给的贫困补助之类的,这笔账比较好算,但实际上是大部分的花销不能这么计算,许多的成本问题不是这么一概而就的。
就好像那个住校成本一样,咋听都觉得180多块钱一半年的住校费用不多,可实际上就是,要住校先交500生活费这种额外的附加条件给限制了,这500生活费怎么计算的?其实就是预交500的学校食堂生活费,充值在食堂卡里面的。
这种在名目张胆的费用下挖出来的费用脚目基本在生活中的大部分领域里都可以见到,比如你去参加某个看起来很划算的活动,什么5块就有机会拿走电饭锅之类的超市活动,等你高兴的去看时,人家说你先消费满388或者588才能获得一次机会。
注意机会这个字眼,人家说给你机会,不是说给你。
大致就是这样子的现实,其实蒋征剩下的钱不多,加上其实蒋征吃饭都没有多少油水,有了钱难免去吃一些好的补一下,以前刚从鲁镇上来的时候蒋征110斤多些,算上这170出头的个头,只能说是属于正常范畴,但是得益于蒋文这半年的爱护有加的照顾,其实蒋征现在只有不到100斤,而那一个月200块的开销,是人家社区给的生活补助,蒋征在学校的资料费、笔、本子等等所有的开支都是这200撑着,吃胖或者稳定体重,这就是几乎不怎么可能的事情,资料费一交几十块,能剩下多少钱,其他的花销再算上,其实真正用来吃饭的钱并不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