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八十九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下(2 / 2)

加入书签

他邹长友还算好一些了,像祝成、瞿伟民等自己办厂的,每天都为了业务发愁,以祝成为例,他是三厂的老职工,华音成立之后,和罗浩勇一样留在了华音,不过他是高层,而罗浩勇则是工程部的一个小兵。

期初祝成还是有点大理想的,跟着老领导干,干劲也足,尤其是赵铭不在华音的那几年,祝成这一帮老员工还是出了很大的力气的,他祝成负责销售部,把华音的产品通过原有的无线电厂的渠道,推销到了全国各地,可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但是随着赵永成身体的每况愈下,祝成发现自己的那一套有点行不通了,于是穷则通,通则变,他开始和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人,曾经的一些关系户等人做起了业务上面的东西,比如贴片业务,比如组装业务。现在祝成主做的就是组装业务。

这方面的业务技术能力要求不高,初化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手,祝成在华音数码播放器产品热销的那些年,通过接手这项业务还是赚了不少的。可人心就是一个奇怪的东西,你说他上进也好,贪婪也罢,在每年都增加的业务量面前,祝成飘了。

当然他没有到那种华音离开了他就不行的地步,不过确实他有这个底气,华音每年在华州组装就有上千万台,他祝成能够吃下大部分,主要得益于他的工厂有将近五千名熟练的操作工。在华音决定进入手机市场之后,祝成也曾经接到过赵铭为首的管理层的通知,让他们改造组装生产线,对工人进行相关培训,可是祝成不乐意。

且不说改造的费用,就是工人的培训也会影响到业务的顺利开展,再说了华音又不是只有华州的这几个组装工厂,在山城和关州都有,为啥要他祝成去改造培训,不叫关州或者山城那边呢?

其实祝成完全搞错了,他只是单纯的以为华音是在针对他,毕竟关州和山城那边的情况他不了解,通过内部的关系他了解了这几个工厂那边根本就没有接到通知,他就想当然的以为赵铭是在针对他,他完全没有想到,关州和山城那边的工厂,其实早就有了组装手机的经验。关州不用说,富士康代工诺基亚手机多年的口碑积累在那边的,华音在关州开设代工厂就是看中了那边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低廉的成本。山城就更不用多说了,在富士康去关州之前,山城一直都是富士康最大的基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