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五十二章 百年大计(2 / 2)

加入书签

赵铭笑道:“还真有一个,我父亲的大概意思就是他出面提供资金,号召社会人士协助,同时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这项公益事业,因为需要相关的一些部门的配合,所以我们也只拿出来一个大概的方案。”

张青云的眉头渐渐舒展了开来,从民间的角度来实施这个项目还真是一步妙棋,至少在江南地面上,可以免除各方面的质疑,另外不涉及到财政拨款,给财政上面也减轻了压力,还真是考虑的周全。

“形成书面性的东西了吗?”

听张青云这么问,赵铭急忙回答道:“有,已经完善的差不多了,我们从资金,渠道,人手,监督以及后续工作上面都做了一个详细的规划,您看……”

“好,赵铭啊赵铭,你还真是我张青云的福星,刚刚我在听教育局的汇报的时候,还感慨你们这些社会人士给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太多了,受限于每年财政拨款有严格的规定,政策层面上没法惠及到每一个学生,没想到你们做了这么多公益事业,还能够继续锦上添花,不对,这是雪中送炭啊,真是不错。”张青云这时候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欢喜,直接给下了结论。

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华音的前高管宋媞用自己华音的1股份分红,全部投入到了她力所能力的范围内,支援了很多农村的学校,他张青云是谁,整个华州地界上面的大事小事,有多少能逃得过他的慧眼如炬的?

“领导,这可是我父亲的主意,和我可没多大的关系,我就一传话筒……”

听赵铭这么推诿,张青云哪里不知道赵铭的意思,师出有名,同时也不想做出头鸟,毕竟这也是一种“炫富”的代表。不过他这次还真的是误会了,不过这是不是赵铭的父亲的主意确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古时候有人经商致富了,会想着回馈社会,报答家乡父老,尤其是这些人会把这个名头让给自己的父辈祖辈,以期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至少张青云是这么想赵铭的。

“领导,我父亲那边是这么个想法,我们讨论的范围也仅仅是在家庭中,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件事情在周末短短的两天,居然泄露出去了,估计现在应该已经在社会上面传开来了,这是我的责任,没有监管好家人和家里的人。所以我得给您打个预防针,以免造成市里边的被动。另外书面材料我已经发送到您的邮箱,您有空可以看一下。最重要的资金方面,根据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华州目前在校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学生一共有将近五十五万,按照每年在学时间160天计算的话,一袋牛奶一块面包成本是2元,一杯酸奶一片吐司的成本是25元,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大批量采购的话,这个成本可以控制在三亿左右,这部分资金我父亲已经前去银行办理了,他准备设立一个专门的账户,聘请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管理。”

“赵铭,这么大的资金,你父亲准备做多少年?”张青云意味深长的说道。

赵铭挠了挠脑袋:“领导,实话不瞒你说,我父亲准备把这些年我给他的钱全投进去,大概有一百亿左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