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对话(五)(2 / 2)
孙笑川震惊之后,敏锐的察觉到了赵铭说了一个词语:历史使命。
这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词语,他很清楚赵铭这些年带领着一群人做的事情,表面上看来他是一个企业家,做电子产品,在国内外也有一些其他产业,但是他清楚的了解赵铭和上层之间的关系,有些事情更是做的隐秘,但是毫无疑问赵总是在布局,在做一些大事情,这些事情,自己固然不会清楚很深的内幕,但是作为一个华夏人,这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听赵总的去做就对了。
孙笑川没有多说什么,这些年赵总的每一步都是走的坚定无比,很多事情在当时看起来操作上面似乎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事实证明,所有人都看错了,赵总才是对的。比如说华音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赵铭就在欧美的主要国家注册相关专利,成立以代理人为法人的小型公司,这些在国外的离岸注册中心注册的资本仅仅不到一千米元或者欧元的公司,足足有成百上千个,涉及到的各行各业都有。后来随着赵铭工作室成立,吸收的人才储备越来越多,这些小公司就有了用武之地,虽然长时间没有任何业务,但是随着华音的发展,这些小公司在欧美主要国家各行各业中逐渐开始活跃了起来,并不引人注意,但是还是活了下来。紧接着随着华音战略的扩张,这些仅仅只有数人的幽灵公司,逐步在本地的市场上累积自己的客户和口碑,就是亏损的厉害,赵铭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这才有了后来华音公司在欧美完善市场渠道的建立。
就是麻子小姐的足球俱乐部,森田先生的公司都是这些幽灵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美妙的是这些公司互不统属,公司的法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或者联系,如果不知道内情,根本不会有人想到这些公司都是赵铭的。
这些公司的好处就是不引人注意,不会有太多的关注度,在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今后的战略中,一旦赵铭决定大规模的收购欧美企业,这些公司就有了用武之地,至少在手续上面是完备的,完全可以掩人耳目,更可以绕开一些限制。
孙笑川不知道的是,这些公司里绝大多数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赵铭的代理人在里面都只有一些股份而不是实质性的控股,如果到了合适的时候,赵铭将会寻找机会,逐渐向这些曾经的幽灵公司投资以增加自己的股份,帮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一旦欧美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做出对华夏有害的动作,那么这些公司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公司去控制或者收购赵铭意向中的欧美老牌企业,通过代理人向这些欧美国家施加压力。
名义上依旧属于欧美人自己的企业,并不会引起那个庞大身影的注意,这就是赵铭最为放心的地方,他担心的不是企业破产或者壮大,担心的仅仅是会不会曝光,会不会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被注意到。
又比如华音产品的转型,很多华音的老员工尤其是华州的员工曾经一度觉得他们的铁饭碗保不住了,可是事实上,华音转去生产手机之后,华州的现代制造业大幅度的升级,现在催生了很多专业人才,整个华州也成为了事实上国内首屈一指的移动数字电话的研发生产基地。
而在华音成功推出手机产品,一次性抛售米国几个公司的股份,留下己方的技术团队之后,和外界的猜测不同,很多米国的工程师甚至选择留了下来,在国内的技术和条件比不上米国是显然的,但是这些老外们大多数的选择是留下而不是回米国,这出乎了大多数人的预料,现在看来,不是因为这些人傻,而是这些人看到了现在的趋势,选择留下的决定,是最明智的决定,而做出这样决策的赵铭,显然在大多数外面的人不理解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结果。
今年华音继续自己的策略,把很多合资合作的产业要么抛售股份,要么就是买断技术,又或者是放弃合作,在外界看来是华音公司满足现状,以后一心一意的做手机了,可实际上呢?这些离开了华音的产业和企业,并没有在各自的领域吃香喝辣,而是只能跟着华音的步骤亦步亦趋,毫无疑问,华音已经走在了产业的前头,这是一个标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