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九十九章 铭基困境(2 / 2)

加入书签

高朗和对方云里雾里的吹了一通,把对方忽悠走了,接着送走了航运公司,给珀斯市政府捐了一百亩的树苗,事情完美解决,什么环境问题和就业问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第二件事情是西澳实验室,目前进展并不是很好,在哺乳动物身上都只有最长十一周的时间。”高朗的声音很是低沉。

“我听罗伯特尼尔森说了,他的方向你也知道的,他一向乐衷于冷冻。”赵铭叹息道。

“这个老家伙也真是的,这么执着,谁都知道冷冻的危害。他以为他是在创作漫威啊!”高朗苦笑。

赵铭听到这个倒是心头一动,于是他并没有就这个话题多说,稍微和高朗沟通了一些关于实验室的事情之后,就挂断了电话。

铭基在澳洲显然是有野心的,自从新世纪开始,铭基公司随着业务的扩张,自然不会放弃澳洲这样一个大市场,只是铭基的高层过于盲目乐观,一开始就把目标定的太高,接着在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中吃了大亏,更是因为和西门子的官司弄得名誉扫地,不得不收缩全球战略。

可是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上面的政策到下面的执行,显然有一个过程。尤其是澳洲这样的情况,本来铭基就不是一家建立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施正棠家族在铭基也非常有影响力,要知道一些政策上的东西,只要是人在执行就会产生,像澳洲那边,一早就被施家的人把持了,这些人早就习惯了澳洲的奢侈生活,在工作上也是不思进取,每天想的就是怎么从母公司那边争取更多的经费维持他们花天酒地的生活,他们一方面把铭基在澳洲的销售渠道据为己有,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和地方上勾结,把控整个渠道,从上到下,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把铭基压榨成了一个只能勉强维持的一个品牌形象。甚至他们还利用澳洲和国内距离较远,沟通信息不及时的机会,用各种手段敷衍考核和市场调研。所以铭基的业务每况日下,而铭基在和华音公司开展竞争之后,这些人又发现了另一个挣钱的地方,那就是利用铭基加大投入的机会扩大自身的力量,结果几年下来这些人就尾大不掉了,每年铭基要花更多钱在澳大利亚,不得不说就是这些人在作祟。

直到后来赵铭察觉了顾小小的秘密之后,赫然发现,铭基在澳洲的人不光是猪队友,还是猪对手,很多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一个接着一个,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之后还死不悔改,造成了无形中损耗了铭基在澳洲的元气,更是让赵铭高朗等人无语,做商业间谍失败成铭基这样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