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晚了(2 / 2)
不得不说他们的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旦华夏这个国家的民众意识到这点,就完全可以扭转局面,难道欧美国家还能拦着华夏人不让对方回国?不让华夏人自强?不让华夏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面发展?
数十年来固有的印象其实很难转变,从上个世纪开始,欧美国家期初的时候对着开放的华夏,居高临下的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军事和科技实力,试图慑服这个国家,但是他们发现这个国家比他们想象中的有骨气之后,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试图用经济手段来掌控这个国家。开始的时候他们放纵对方各种学习模仿行为,试图复制所谓的四小龙和南美南非模式,结果很快他们发现这个已经有了工业基础的国家,在他们的帮助下越来越脱离他们想象的范围之后,开始产生了一种叫做恐惧的东西,于是他们就开始制造各种规则限制这个国家的发展。
很可惜的是,已经晚了。
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聪明程度,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所以当他们拿起胡萝卜加大棒的时候,赫然发现对方手里同样也有胡萝卜和大棒,不过对方的胡萝卜更大,而对方的棒子上面还扎满了铁钉(老仙:……)。
一筹莫展之际,欧美国家不断的改变各种政策,试图用经济和科技封锁的手段来打断这个国家发展的进程,很可惜的是,本来就一团散沙的欧美内部,已经无法再次凝聚在一起了,而遥远东方的那个国家,也一日千里的前进着,蜕变着,仿佛是一只毛毛虫,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起初的时候还不会觉得,除了部分需要出国以及真正和这个国家打交道的人,大多数民众还对这个演员的东方国家充满了一种不怀好意的“幻想”,总觉得这个国家落后,贫穷,却一直固执的不愿意相信对方已经有了变化。真正让他们改变印象的,还是以华音为代表的各种民营企业的崛起和这些企业的产品。因为九十年代的规模化的生产制造业,包括机械制造,冶金,化工,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转移到了华夏(在欧美国家内部,因为各种环保主义以及政策的要求,这些产业只能部署到国外,而具备资源,人力,和基础的国家,全世界就属华夏国内最为优越),经过十余年的铺垫,欧美国家的民众突然之间发现华夏的产品开始变得越来越精美,坚固耐用,价格实惠并且可靠。而且通过网络,他们发现这个国家的形象已经变得和想象中不太一样。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会觉得这只是在极个别的大城市才有这样的情况,可是现实就是,他们认为的“大城市”,在华夏国内其实很多中等城市都可以达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