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年前琐事(2 / 2)
张青云深以为然,只是他有点疑惑,为什么赵铭一定要他去争取建设物流产业园。要知道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沪上已经建立起了全国范围的物流产业链,触角延伸到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县市,现在毗邻沪上的华州也这么搞,有必要吗?重复建设会不会成为一个负担?
张青云决定找个时间再跟赵铭请教一下。
只是临近年底了,政府那边也变得开始忙了,因此张青云只能把时间一拖再拖,一直到张青云接到了赵铭的电子邮件。
赵铭其实也很忙碌,每当能够沉下心来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他总是想到自己的亲人,孩子,因此对于张青云的另一种忙碌,他还是能够体谅的,在不多的时间内,他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想法,通过总结记忆空间的经验来帮助身边的人,还是在时间上有点捉襟见肘的。
从印度回国一周之后,赵铭终于把自己的邮件发了出去,至于张青云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赵铭一点把握都没有,对于这个时空来说,驿站,物联网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东西。因此他在邮件中说到了沪上和华州的区别,说到了现有的物流运作模式存在的忙点,更指出华州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在高科技产业,下一代通讯技术,物联网,以及即将来到的房地产喷发时期。
张青云看了邮件之后就被沉重的工作所占据,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法沉下心来研究这些事情,不过当政者达到了他这样的一个层次,有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把邮件中的一些关键词和概念下发分解到了市委办,让市委办的一些笔杆子们去研究琢磨,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任务分解的过程,在下属的研究中,肯定会有一些真知灼见出现,他所要做的,就是分析其中有价值的地方,从而去更好的体会赵铭的意图。
不知不觉中张青云把自己放到了一个较低的层级去看待赵铭,也许他在下意识中做出这样的行为,他自己都没有体会到,但是身边的人早就已经发觉了。
张青云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赵铭的用意,但是只要想到赵铭的那个身家以及庞大的商业帝国,张青云就不住的摇头苦笑,或许像赵铭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当政者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也会越来越普遍,可是从目前国内来看,年轻一辈人中间能够勉强和赵铭比肩的也许只有那些60后和70后了,和赵铭差距的不仅仅十几年而是多年的年龄差距,还有经济体量和能力的差距。
曹小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到了领导安排下的任务,他有些好奇的琢磨了一阵子之后,就根据领导的要求把任务分解下去了,不过他也留了一个心眼,毕竟领导很多时候布置任务,是需要身边人提供参考意见的,作为市委第一大秘,他必须做的比手底下人更加全面,因此他没有丝毫懈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