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吞金兽(2 / 2)
另一份则是乔进之那边提供过来的,这是赵铭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报表,对于这样的吞金兽,他还是觉得有点吃惊,有时候觉得一个一百多人的小分队,怎么也是用钱喂出来的,只是想不到居然这么能用钱,才短短半年时间,上百亿的资金没有了。
当然这里面包括了军火和日常训练的消耗在内。
乔进之倒是很是看的开,他本来就有经验,对于这样的海量资金还是有数的,在给赵铭的邮件中,他隐晦的说资金和相关设备都要跟得上。赵铭自然是明白乔进之的意思,他很快就回了具有他性格的一封邮件:“知道了,妥,放心。”
报表是东欧那边送物资的飞机和车辆带回来的,这玩意不能通过网络传输,有被破解的风险,自己这边虽然做了很多防范,但是互联网是米国人的,所以存在这种可能性就要预防,最好的措施就是防患于未然,不让米国人的触角接触到这些。哪怕是电话联系,赵铭用的都是国产的卫星电话,这还是张青云的门路。
当然通过张青云争取到的这些条件也不是没有任何代价,张青云说他的老领导对于赵铭近期收购国外粮食的行为很是不解,按照领导的意思就是,粮食国内完全够用,哪怕是明天发生战争,储备的仓库中的粮食也可以支撑至少半年以上。
赵铭当然无法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他只是说自己根据近些年的气候变化,自己有了一些想法,至于国内的粮食,当然够用最好了,就是多余的也可以在临近储备期之前通过一定的渠道分散出去,做粮食加工,酿酒之类的都是很好的选择,要知道华夏历来是产酒大国。
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赵铭是这么解释的,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越发严峻,很多东西特别是战略性的东西是会受到形势的影响的,在能源方面他赵铭没有什么渠道,但是在粮食上面,他可以通过这种民间的方式做做文章。上面认可了赵铭的说法,毕竟入冬以来,粮食的上涨程度是看得见的。赵铭进口的那些大米以外的粮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民间的补充,一旦有需要,完全可以以国家的名义征召使用。
赵铭没有说出来的是他为什么在那么多地区建立起民间的粮仓,也没有说在偏远地区,中原文化的触角已经在处理一些事情,或者说做一些准备工作,这些,都不是可以说出口的。在整个世界范围,没有多少人看到这一点,欧洲的北欧,历来严寒是冬季的主旋律,粮食的短缺对于北欧发达国家来说不是事。在温暖的欧洲其他地区,粮食就更不会成为问题了,要知道欧洲人的主食是面食,和华夏不同。
在美洲那边,本来就是产量地区,粮食包括玉米,土豆,大豆在内的作物只会多不会少,但是赵铭看到的是北美是一切动荡的根源,每天股市的变动,某些行业的新闻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赵铭深知这一点,现在在北美吸血,日后那边或许会成为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也说不定。
只是这样的用钱速度,也让赵铭感觉有点吃不消,毕竟他的这些个产业的利润是看的见的,难怪说只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业,都是一个无底洞,吞金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