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笑川在伦敦(六)(2 / 2)
孙笑川点点头:“这是华语里面的成语和谚语,很有哲学内涵,我本人也是语言专业毕业,对于博大精深的华语,还是非常有兴趣的。”
纪老爷子笑着说道:“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道理,英国不是我发家的地方,我们纪家的产业收缩了不少,更别说你这样的年轻人,肯定不愿意和我们这种老头子经营一些夕阳产业……”
说到这里纪老爷子不经意的看了纪管家一眼,后者给了他一个确定的眼神,纪老爷子这才继续说道:“而且这里的洋鬼子也一个个鬼精鬼精,你和他们打交道,需要花很多心思,尤其是合同方面,你要注意一些合同陷阱,最好请个靠谱的专家,不然被人坑了都不知道。我呢,最多有个爵士的爵位有点面子,但是在生意上也没有多少能够帮助你的。每年授勋的人有几十个,几十年下来上千个爵士都有了,尊贵的女王哪里记得我这么个老家伙,更别说女王的那些个官员们了。不过能够见到孙家后辈中有如此优秀的人才,也是人生乐事,没想到你的华语如此之好,实在出乎我的预料。”
孙笑川心中暗叹生姜还是老的辣,居然如此的滴水不漏,轻轻巧巧的就把话题给转移了,不过孙笑川也没有太过在意,和这样的老狐狸打交道,他自然会有更多的办法,今天只是过来打前站,随后才会在熟络的基础之上,慢慢的进入正题。
没有营养的聊了一阵伦敦的天气之后,孙笑川识趣的选择了告辞,出门的时候,纪家的长子纪泽江送了出来,这让孙笑川心中暗叹:纪家到底是落魄了,果然和赵总说的一样,急需援手,自己的到来,正中对方的下怀,不然不会一个个的粉墨登场,出来的人物一个比一个分量重。
这个送他出来的纪泽江,是纪家现在的当家人,完全可以代替纪老爷子做主,只是在大方向上面需要纪老爷子掌控局面,所以最后才会出来,以示对孙笑川的看重。就和宋朝时候莫干山中寺院和尚对苏轼的态度一样,前倨后恭的结果却不一定一样了。
纪家不是莫干山的和尚,孙笑川也不是苏轼,他没有苏轼的雅量,只有那种潜藏在谦恭表面下的勃勃野心。
纪家在英国的通讯业还是非常有名的,不仅仅是在几个有名的运营商中占有股份,还拥有自己的通讯公司,并不是对方管家口里说的那种生意难做以及勉力维持的局面,而发家于香江然后成名于英国的通讯企业,更是纪家产业中的翘楚,毕竟纪家发家的过程,其实就是一部血腥的绑架城市发展的历史,唯一能够和当初发家史割裂开来的,也就是通讯业了。
此时的英国主流的运营商包括沃达丰(vodafone),o2,orange,还有t-obile等等,纪家和这几家的运营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更是接下了很多运营商淘汰回收下来的设备的翻新处理工作,活的还是非常滋润的。同时,纪家长子季泽江不仅仅和运营商关系良好,和很多设备的制造商,品牌方等关系给外密切,这些都是孙笑川在来英国之前了解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