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百二十五章 第一批吡咯订单(1 / 2)

加入书签

潘伟平正拿着样品对刘、邵两位厂长说着什么,虽然隔着玻璃窗,王近之听不见,可是由潘伟平兴奋的表情上就能够猜出,蒸出的吡咯合格了。

纯度993,超过了合格线要求的985,色泽浅黄色,其它理化指标也达到客户的要求,走到办公室后,王近之看了看报告单,松了一口气。一段时间的努力,总算可以告一段落了。

“事故报告放这里,你坐下,我们商量一下,如何快速地组织生产,把证单给完成了。”试生产成功,刘厂长的心情不错,对着王近之递上来的故事调查报告,点了点头,没再指责什么。

“要不,我们把这一吨的产品先发给客户,余下的四吨作为第二期,先停产把设备给改好后再生产?”

没有挡火墙,反应器容易被烧变型,这件事是王近之的心病,不把设备搞好,就象明知身体有病还让他干重活一般,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把他累死。王近之期期艾艾的不敢答应下来。

“我们是抢市场,先生产完这五吨的订单,再改设备,按要求执行吧。”刘厂长挥了挥手,不再发言。

三批试车可以承担,五吨订单这个要求就全不一样了,万一中间的设备出问题,谁能保证?虽然厂长给吃了定心丸,可王近之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领导的话是不可信的,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必然是你负全责。”好朋友王金宝给王近之举了个例子。

“四年前,还是陈厂长当政,陈厂长给我画了个图纸,叫我加工一个油壶,我一看,这个尺寸不对啊,那有油壶这么大的,就打电话向厂长核实说,厂长,油壶的图纸是不是有误,这么大的油壶加工出来干什么用?电话那头,陈厂长回答,没错,图纸上我签了字的,以签字的为准,你按图加工吧。

怕万一我听错了,我又叫上机修车间的董主任一起把电话又打了一遍,陈厂长还是同样的回复。两次结果都这样,于是,我按图纸尺寸要求加工了一把油壶,加工好后,直径达80厘米。竖起来足足半人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