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对症(1 / 2)

加入书签

要不然你就试试,同样的病人,让专家看完了,专家说:没事儿,你这病我开点药,回家吃完就好了。你拿了药,回家吃完真的就好了。

要是同样的病人,到同一个医院,让一个实习生大夫看完了,同样的话:没事儿,你这病我开点药,回家吃完就好了。你拿了药,心里就打鼓,行不行啊?回家吃完了,也许好了,也许就没好。

这就是人的精神力对疾病的作用,有些人可能对这个啥“精神力”嗤之以鼻,曰之:胡扯!

其实,就连西医的鼻祖,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说过,“并不是医生治愈了疾病,而是人体自身战胜了疾病。”

那咱们就再举一个血淋淋的例子:你看那些革命先烈们,被小鬼子抓住了,肯定是严刑拷打吧?那拷打完了小鬼子能给治吗?不能啊!那那些仁人志士怎么活下来的?这就是意志力!精神力的作用!

所以只有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医生才能“治”好你的病。否则,你自己都不想活了,一点求生的都没有了,什么样的大夫也救不了你,不作死就不会死。

常不为给了孩子非常大的信心,孩子知道自己没什么病,只要心情好,就啥事都没有,那孩子能不高兴吗?这人一高兴,啥病不就都好了一半了吗?这就是精神力的作用!

当然了,该调整还是得调整,什么叫积劳成疾?古人早有论定:“至于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积微成虚,积虚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智以下,谓之自然。纵少觉悟,咸叹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於未兆……”

常不为先调整好孩子的精神,然后让孩子在处置牀上躺下来,常不为按了按孩子的小腹,然后找准“中极穴”,向下斜刺25寸,提插滞针手法,感应电流环绕“膀胱经”循环打通经络,修补受损的经络,然后对孩子的小腹部的肌肉进行梳理,不到一分钟,治疗结束,完事。

常不为出针,然后问孩子:“小伙子,现在有什么感觉?”

孩子答道:“刚才是麻酥酥的酸酸的发胀,现在我的小肚子这里暖暖的,可热乎了,舒服极了!”

常不为问道:“小伙子,你觉得你还会尿牀吗?”

孩子调皮的答道:“以前,是我不想尿牀,可它自己非尿,我也没招,现在,要是我想要尿牀的话,那就肯定能尿啦。”

滕科长和毕万喜再一次亲眼目睹了常不为的神奇医术,也是再一次被震撼了,两个人嘀咕了几句,连公社卫生院准备好的饭都没吃,开上吉普车赶紧的就回县城了。

卫生院的同志们在生动形象的现场教学面前,记忆深刻,手法和临牀处置领会得都很精准,学习得非常的快,像张大夫基本上就已经弄懂了“玄门三针”的意义了。

常不为根据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特点,让大家分别的记住一些穴位以及歌诀,这样,既加快了同志们记忆的时间,而且在工作中还有了侧重。

比如让那些女大夫,记忆一些妇科疾病和儿童疾病的治疗穴位歌诀,男大夫就记忆一些复杂的内科疾病的穴位歌诀,等到以后时间长了,他们再互教互学,这个方法,大受前来学习的同志们的欢迎,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随着常不为治好的人越来越多,当地的老百姓来看病的就迅速的多了起来,一些简单的毛病,常不为就让张大夫试试手,比如牙疼,取穴方便,见效快,手法相对简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