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二十章 议事殿岐国即破、苏秉彧扬州可好(2 / 2)

加入书签

曾伴浮云归晚翠,今时落日纸焰灰。

君来相进一杯酒,浊世清名故其忧。

无情最是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作诗者颜氏放言,对上此诗者便可留宿其坊。此其间,仅楚国屈恒悟对上一次。”

曹成顺刚说到这,在坐大臣便开始窃窃惊论“无情最是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真乃天下绝句……

……没想到我大吴的读书人竟然不堪可用……

“皇上。”太监曹成顺轻轻叫了一声。

“咳咳!”杨德威压住议事殿里的嘈杂,扭头看了一眼曹成顺:“还有话说?”

议事殿众臣马上静下来,曹成顺弯着腰轻声回禀皇上:“今早奏报,还未拟折,扬州将军府亦对上此诗。”

“什么!?”

曹成顺此言一出,议事殿里的所有人都惊异万分。

刚刚苏秉彧刚给袁牧野挖完坑,说袁牧野的将军府行文雅事求之即过,这怎么就跑去流风坊对诗去了?!

丞相令狐宣武先回过神来,怒拍案几:“胡闹!”

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那是颜正卿的女儿,别人还则罢了,你袁牧野竟要去睡?你还是人嘛!

御史韩明诲欲言又止,狠狠地一声长叹,意味不言尽知。

“众爱卿~”杨德威叫了一声:“风花雪月,人之常情,嬉乐而已无须当真。

言罢,又问曹成顺:“扬州将军府所对何诗?”

“回皇上,所对之诗并未流出,目前只有扬州将军府和颜氏所知,仅少几人知其一句。”

“讲来。”杨德威不耐地挥下手。

“扬州将军府对出一句:春风迎面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杨德威虽然不懂诗词,但也能听出这一句,颇有意境。

而御史韩明诲则“嘶~”的倒吸一口凉气,随即一击双掌,喝出一声:“妙!”

令狐宣武则怒哼一声,几欲起身离去。

杨德威看着丞相笑了一下,淡淡说道:“也好,如不是扬州将军府,这吴国读书人的颜面之于何地!”

说完,站起身来,冷眼瞟了一下苏秉彧,“散了吧,都回去多看看书。”

皇上走了,众大臣也该散值了。

但大家脸色都不好看,尤其阚泽让。他负责礼部,读书人的事就归他管。

皇上逼死颜正卿本来就是私愤忠良,颜小玉一首诗就证明了颜正卿在吴国士林当中的神级存在。

偏偏吴国人没对出来,让楚国人对出来了。读书人没对出来,让当兵的对出来了。

这让皇上的脸面往哪放!?

太傅澹台瑜齐火上浇油:“这礼部确实该读读书了,要不是袁牧野,这朝上和读书人的脸都给丢尽了!竟然让一个楚国人来对吴国的诗,要是我,不如死了算了!”

“你!……”阚泽让霍然而起。

“阚大人,皇上让你多看看书,难道你比得上颜正卿吗?”澹台瑜齐起身嗤笑而去。

澹台瑜齐的话意喻已明,颜正卿说死都死了,你阚泽让算个屁!再让皇上丢脸,你还想活吗?

比起阚泽让,更闹心的当属苏秉彧了。

本来吴国第二大府扬州府就归他管,不然能用他妹夫吴孟学做刺史。

颜正卿案一出,颜小玉姐弟被救到扬州,皇上也不好赶尽杀绝,便让他密切关注,其意不言自明。

可你苏秉彧就关注个这?

本来领到旨意的苏秉彧大喜过望!

如是借机把袁牧野逐出扬州将军府,换上自己的人,那扬州岂不是苏氏一人之天下,自己一人之王国!

可那想到,前一刻还袁牧野“治军有方心唯此念”,下一刻这厮就跑到流风坊“一片冰心在玉壶”风流对诗去了。

偏偏自己一无所知,还在那“行文雅事求之即过”。

田舍郎(乡巴佬)袁牧野,真是竖子可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