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5.面见影帝大满贯玩家(求首订)(2 / 2)

加入书签

袁华主要是因为太忙,而张函予则是因为已经提前进入了退休模式只想喝茶听戏,不爱闲聊应酬。

但总归张函予目前厚积薄发正值事业巅峰,而袁华近来也是声名鹊起似猛龙过江。

正所谓富在深山有远亲,既然两人都混的不错,那自然不会随便断了联系。

两个人今儿重逢的“兄弟情深”,尽管表演的成分居多,但实际上张函予还是比较欣赏袁华的。

一般像这种老派的演员,都比较欣赏有演技,同时也肯用心的后辈。

张函予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汗水,恐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但是他也很清醒,以他本身的外形条件再结合当年时代背景,基本也只能靠钻研演技才能趟出一条路。

总归他本人天生是跟“偶像派”注定绝缘的,这个叫“生活所迫”。

但袁华明显和他不一样,这人天生一副好相貌,简直就是偶像派的胚子!

而且现在的内娱环境和他出道那个年代,也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流量艺人大行其道,等于说袁华明明可以走捷径活得舒服些——

但他却依然肯沉下心来钻研演技,这就更加让张函予高看一眼!

在娱乐圈混的,谁都知道娱乐圈新陈代谢很快,偶像派注定不可长久,最终安身立命还是要转型演技派。

可凡事都是知易行难,道理固然是这么个道理,但如果没经历过切肤之痛,试问又有几人真能坚持不懈去做呢?

……

这次来训练的除了袁华和张函予,还有《湄公河行动》的一二十号演员,也算有老有少,初次见到袁华都相当热情,甚至带着几分讨好。

比较尴尬的是,如果不是在来的路上,袁华特地拿出演员资料表做了点功课,可能这些人都不太叫的出名字!

这应该就是群像系列电影的尴尬了,不论电影再火,但通常情况结果都是戏红人不红。

除非演员本身就已经具备相当的名气,而且戏份又是最重的一两个,否则是真的没什么存在感。

顶多只能在自己的职业履历上添上一笔——某某某曾出演《湄公河行动》。

其实前世这部电影袁华也看过,但如果现在让他回忆的话,他唯一能记起来的只有三个人,甚至连女主角是哪位演员都忘了。

首先就是张函予演的缉毒队长,彭于彥演的卧底线人,以及陈保国演的公安部领导。

至于其他人,不好意思,那是真的一点印象都没了!

不过张函予和彭于彥是戏份最重的两个角色,而且本身就已经是颇具名气的影星,他们有存在感很正常……

但陈保国演的这个角色,其实总共也没露几面,却依然给袁华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可能主要也是因为陈保国演技太高,另外形象气质好像特别适合这种穿警服的大领导,气场太强了!一出场就能紧紧的抓住你的眼球!

就人家那气场,随便往那一坐,根本就不用说话,你就知道这官衔肯定小不了!

想起这里,袁华特意扫视了了全场,不过好像没有发现陈保国的身影,于是忍不住小声跟张函予打听:

“函予哥,我怎么好像没有看见陈保国老师?”

张函予笑着跟他开了个玩笑说:

“因为他本来就没来,人家是大领导,坐办公室的,跟咱们这些出地勤的可不一样。所以人家压根儿不需要训练,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袁华愣了一下,但仔细一想不无道理,陈保国的角色好像确实是个正厅级别的公安部大领导。

像这种大官儿一个年纪也大了,其次一般都是坐镇后方运筹帷幄。

正常情况下,压根也轮不到人家亲自上场去一线搏杀,因为这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导演压根就没有给他安排动作戏,那还来训练这些打打杀杀的东西干什么?

至于通过突击训练,贴合军警的形象气质什么的,好像人家也不需要!

陈保国本身军人家庭出身打小耳濡目染,再加上这么多年“军警宪特”演的不要太多,履历非常扎实,而且貌似剧版《湄公河大案》的警察局长就是他演的,所以人家用不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