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四 世界树(2 / 2)

加入书签

正在两人尴尬时一个温柔的怯怯的声音传来:

郭子期赶紧发动自己聪明的小脑瓜:

“你看你说的。我们这种坏学生翻个墙还叛校了?我这不是不穿校服省得给咱学校丢脸吗。再者说了我就爱锻炼锻炼身体,不走寻常路,俗话说得好,挑战无极限嘛。”

那学生听着郭子期的花言巧语说道:

“哦,那行。你挑战吧。我走了。我去问问保安我们学校也没有这么有个性的坏学生。”

眼看不妙的郭子期只得祭出最后一招:

“那个我是胖头鹅里343亿少女的梦啊,你忘记我了吗刹那?这么晚了还来操场,是你吗刹那?”

很多人会感觉到违和,原因是这位是猛禽。

一首着名的爱情诗,取象于猛禽,多少有些不搭吗?

古人似乎也感觉到了不对,因为《关睢》是很重要的一篇。历来被说成赞美后妃的高尚品德。可拿鱼鹰来比拟这些美人哪跟哪啊?

其实啊,《关雎》开头就写出了这种鸟的重要特征,即叫声是“关关”。这两个拟声词用在这里,使整首诗极富韵律美。

很多读书人都没认真研究过鸟叫。无论是鱼鹰还是鹰鹫,都是猛禽,很少鸣叫。叫出来也很难听,有点类似“呜-哇-呜-哇”,而鸬鹚的叫声更是类似“喀-拉-喀-拉”还是和“关关”不搭。

这是一种棕褐色的娇小水禽,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在河边的芦苇丛中筑巢。每年的春夏之交,就在枝头忘情歌唱,其声铿锵又不失婉约,故人以呼声又称其为“呱呱唧”。乃是有名的鸣禽。用来形容美人的莺声燕语再恰当不过。

但要说大苇鸠就是雎鸠,于《诗经》里的内容倒是差不多了。可于少昊鸟国的司马之职却又差了一点了。虽然民间故事中领兵打仗的红颜数不胜数,但如果不打仗的话何以证明其军事才能呢?总不能象有些人的观点一样——“既然她坐上了这个位子,那就一定有真材实料吧?”

鸟宫的第四级是五雉,我们都知道,雉,又常被叫作“野鸡”。

虽然天天吃鸡,但鸡其实是鸟类中很特殊的一员,在其他同类抛弃翅膀,飞上天空的时候,鸡族依然顽强的坚守着大地,并且繁衍出万千族群。

而介于家鸡和其他鸟类之间的就是雉类,它们拥有美丽的毛羽却又不能高飞,没有尖喙利爪却能成为最重要的禽鸟之一,被人群猎杀却从未灭绝。这一切都归功于其强大的生殖能力。

虽然人们经常轻蔑地称它们为“野鸡”。然而其实真正学名上的“野鸡”只是雉类中的一种,即环颈雉。而更多的雉鸡受到了人们的膜拜。它们之中,有作为皇后象征的翟,有作为广东省鸟的白鹇,有成为中国代国鸟的锦鸡,甚至有很多学者认为,鸟王凤凰其实也就是一种雉鸡。

历来对鸟官的探索,很多人就分析到五鸠一节就止步了,其中甚至包括袁珂大师,原因无他,太复杂,中国的雉鸡种类太多,外国学者称之为“雉科鸟类家园”。光载入《中国鸟类图鉴》的雉科鸟类,不算孔雀都有29种,其中,光环颈雉就有19个亚种。面对如此兴旺的家族,要想找出其中的五位,真的是件艰巨的工作。

环颈雉,最显眼的特征是脖子上的白环

可是古书上难道就没进一步说明吗?

当然有。古籍是这么写的:“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鶅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伊洛而南曰翬雉,设五色之工也。”

估计大部份人还是看不懂说的是哪几种雉鸡。

通过百度,唯二可以确定的是,翟雉就是所谓“山鸡”,又叫长尾山鸡,所谓“楚人不识凤,千金买山鸡”说的就是它。而翬雉大概就是指锦鸡。

因此,各位研究者就自行钻研了,薛爱华说是环颈雉、白鹇、勺鸡、长尾雉、红腹锦鸡。郭郛说是河南雉、华南雉、华东雉、华北雉、华西雉,这些都是环颈雉的亚种,他们之间的区别,不会比东北虎与华南虎的区别大。

相对而言,《中国国家地理》的看法较有特色一些,它认为五雉之说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五方五色的宇宙观,因此还得从地域及雉鸡的颜色去判断,它选出的五雉就是以褐色为主色调的褐马鸡、以蓝色为主色调的蓝马鸡、以火色为主色调的红腹锦鸡、以金黄色为主色调的长尾雉,以白色为主色调的白鹇,大多是中国特有的珍禽。不过它加了个蛇足尾巴,把环颈雉作为五雉之上的五色神雉,其实这大可不必。

详细分析这几种五雉组合,其实各有优缺点,但整体性最好的还是《中国国家地理》的版本,因为它采用了古人的视角看问题。

在古中国人看来,五行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其实五雉五工从源头上也是五行的一种展现。

五工是哪五工呢?对应东方的是搏埴之工,也就是制作陶器的工人。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从原始社会开始就烧造陶瓷器了,引领了世界几千年的风潮。可为什么将它放在东方呢?因为东方属木,木克土,制作陶器的很多工具也都是木作的。

对应东方的雉鸡,《中国国家地理》说是蓝马鸡。马鸡是雉鸡中个头最大的一类,蓝马鸡身上披着蓝色的羽毛,脸颊却是鲜红色,嘴喙到耳羽却又是白色,仿佛长了一脸白色的络腮胡子,又如同被寒风吹翻的围巾。

蓝马鸡,中国特有种

接下来是南方,对应南方的是攻金之工,也就是治金工人。这可以说是从古到今的高技术工种。和平时期可以筑钟铸鼎,战争时就造刀造剑,可以说是国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产业。

现在是西方,对应西方的是攻木之工,也就是伐木工人和木匠。所以配在西方,是因为金属西,对木头加工必须要用到金属工具。锯子、斧子、钉子。中国木工就依靠这些金属工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开创出了独树一帜的东方木作文化。

对应西方的是白鹇,背羽和尾羽、双翅洁白如雪。脸颊却红得象火一样,头顶和胸部却又是乌黑色,红白黑三色纯净对照,十分醒目。在古代,白鹇也被叫做“银鸡”,被当做宠物或观赏鸟类饲养有很长久的历史。

北方是攻皮之官,也就是制作皮衣的。因为在上古中国,由于没有棉衣,皮衣成为最重要的保暖衣物。而且好的皮革如犀牛皮、水牛皮还可以制成甲胃,虽然防御力不如金属铠甲,但胜在便宜轻便,对付先秦的大部分青铜兵器也够用了。

北方属水,水克火,而皮不属火啊,为什么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呢?其实稍微动一下脑子就会明白。皮的加工离不开药水。君王士大王穿着的狐袍羔裘要求必须柔软贴身,甲胄要求坚固耐用,这些都要靠不同成份的药水。

北方的雉鸡是褐马鸡,这就有些问题了,有些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要问,为什么不选黑雉或者黑鹇呢,黑与褐有差别吧?

中央的工人是设五色之工,很简单的就是画匠或染色匠。由他们的双手,产生出了缤纷的色彩。无论陶工、金工、木工还是皮工,都有与染色匠合做的可能。他们在陶器上做画就叫“彩陶”,在木建筑上做画就叫“画栋”,在铠甲和兵器上做画能让其更富神性,增加士兵杀敌的决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