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正赛来了(2 / 2)
或单人,或和一些澳大利亚官员之类的。
步泽履也不是第一次见伯尼了,这个法国小老头当初可是在颁发‘超级驾照’的嘉宾之一。
今天的天气也是奇了怪了,排位赛结束后墨尔本的雨天就停了,这会路面虽然仍旧是湿滑状态,但已经是相对的干燥路面了。
积水不是太严重,根据刚刚车手巡游时候观察的,仅有几个弯角上还有一些积水。
车队根据情报,还是给步泽履安排了中胎,而前十的车手基本使用的都是超软胎起步。
现在的F1不像以前了,好几家的轮胎赞助商,经过着名的美国站‘轮胎门’事件后,倍耐力成为了指定轮胎供应商。
一般来说会给一年中给车队提供若干轮胎,轮胎的型号根据每场比赛的赛道情况会提供5种轮胎。
超软,软胎,中胎,硬胎,半雨胎,全雨胎。
字面上的理解其实就是轮胎的橡胶配方不同,越软的轮胎速度越快。
或者更通俗一点结束,重量不同,超软的最轻。
当然了,F1的轮胎由于是特殊材料配方制作出来的,我们不用关心那些材料,这些是商业秘密和车队需要关心的。
我们要了解的其实就是所谓的F1轮胎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接触跑道的那一层:胎面!
竞速轮胎由柔软、优质的合成橡胶制作,这种橡胶就像橡皮擦一样,在摩擦时会发热;在转向时,持续的横向力也会导致轮胎发热。
横向力的作用方向和车体前进的方向垂直,使轮胎达到工作温度的过程,术语称为“热循环”。
随着胎面反复升温和冷却,那些构成橡胶的化学物质,其聚合物(长链分子)会产生劣化,热量会使橡胶分子产生变形,虽然大部分分子能像弹簧一样变回原来的形状但是另一些化学键会断裂或永久变形。
打个简单的比方,你在烤饼干的时候,面团一开始是很柔软的,但是随着烘焙时间的增加,面团会变得越来越硬,直到像一块石头。
F1赛车的轮胎和饼干当然不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运动产生的热量会永久改变橡胶的特性。
橡胶的内部结构会从刚出厂时的柔软、有黏性、更好用,变得更滑,更没有使用价值,当达到一定的程度上时这个轮胎就会被替换
不过热循环也并不全是坏处,刚出厂的轮胎一般都不能立即发挥它的最大性能,这时候进行一两圈的预热热循环会调节轮胎使它达到最好的状态。
热胎的过程被称为“scrubbg“,在比赛中赛车的轮胎看起来有些磨损,其实只是经过热循环预热的原因。
橡胶被加热时会微微融化,从而变得更粘稠、更有可塑性,当轮胎滚过赛道凹凸不平的赛道表面时,柔软、微微融化的橡胶会挤进路面的纹理,牢牢抓住地面。
这样是不是更迷糊了,通俗点解释,就是橡胶融化后,可以自造一些轮胎纹路,而这些纹路更能契合地面的柏油石子。
这也是为什么F1今年再次改用‘光头胎’的缘故了,科技在发展,这样的轮胎其实对于赛车来说更加安全。
我们回到比赛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步泽履在车队的提示下,开始坐进驾驶舱,比赛已经快要开始了。
等到所有车手坐进座舱后,发车格上的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净空赛道。
步泽履盖上头盔的护目镜,再次确认了一边系统装备后,看着发车格上面的黄灯已经亮起。
随着竞争对手的劳力士指针指向14:00的位置,黄灯变绿,所有车辆出发。
这……不是确实是比赛开始了。
不过F1的比赛第一圈是‘暖胎圈’刚刚赛车都在发车格上停着,虽然又‘暖宝宝’帮轮胎加热和保温,但还是需要所有车手先跑一圈的。
每一辆车手都在尽可能的左右打着方向盘,从转播镜头中可以看到每一个车手现在都是在‘蛇皮走位’,就是为了让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更多一些。
同时也是为了把还是比较湿滑的路面在清理出一条干燥的行车线来,尤其是前十位车手,他们可都是‘超软’起步。
步泽履此时反倒有些紧张,一边开着车一边做着深呼吸,尽量的调整状态。
‘哥们,抖个毛,怕啥,今天是第一场不,安安全全把车带回去,完赛就是最大的胜利,一年21场比赛呢!’
步泽履心里不停的安慰着自己。
‘别想着任务,现在不是还有一个免死金牌吗?’
‘实在不行,抽空去打个法网,和温网,总能出一个升级卡的,到时候把免死金牌升级一下!’
欧海大玩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