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十九、变化和抉择(2 / 2)

加入书签

“榕城安平电池材料厂”,负责电芯的主要原材料的生产。

然后是眼花缭乱的交叉控股,周平安和安平科技分别对研发中心控股67%和33%,对另外三家子公司控股35%和40%,研究中心又对三家子公司控股5%,三家子公司之间又互相控股10%。

同时又成立了“融城安平计算研发中心”,这是为未来的光刻技和碳基芯片技术做铺垫的,短期不会有多大的规模。

周平安把这个中心的注册地放在榕城辖下的福清,同样是周平安和安平科技分别对研发中心控股67%和33%。

这么折腾了一通后,整个集团的员工数由原来的400来人,扩张到了接近500人,明年能达到700人的规模,每年的人工成本预计会增加25%左右,毕竟管理人员增加的占比是最大的。

周平安征求过了江深的意见,江深对安平科技的大规模改制不太能理解,觉得有些为时过早,会造成大量的冗员。

周平安当然知道这样分割,会带来效率的降低,但是他不在乎,企业的利润率足够高,技术领先的幅度他心里有数,完全经得起折腾。

最后江深选择去了电池厂担任厂长。

在没有合适人选之前,安平科技的总裁只能先由周平安自己担任。这次改制后,公司总部的员工从12人增加到了26人,翻了一番还多,单是总裁办就从2个人扩充到6个人。

原办公室主任李沫被任命为人资部经理。

研究中心的所长也是周平安自己兼任,陈仲山担任副所长,刘夏宁被任命为周平安在研究中心的助理。

设备公司目前没有发展对外业务的计划,是基本以技术导向的,不需要太强大的管理架构,做好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就行。

华为当初支援安平科技的技术员中,有个叫肖睿的,周平安很欣赏他,被挖了过来,担任设备公司的总负责人。

肖睿才二十八岁,也算是周平安的半个学生,有培养成嫡系的潜质。

材料厂的厂长则是原电池厂部的生产负责人孙路平。

------

企业改制的同时,各个部门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停下来,仍然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周平安的大部分工作时间还是放在了一线的生产线改造和研究中心方向,这两面的工作,他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刘夏宁被任命为研究中心的所长助理后,和周平安接触的时间明显变多,专业进步明显的同时,两人之间的暧昧气氛也越来越浓。

男女之间那点事,有时候就像窗户纸一样,一捅就破。

这天产线扩容改造出了点小意外,周平安在一边指导,解决的时候已经晚上六点多了。和大伙一起在食堂解决了晚饭后,就顺便走去研发中心逛逛。

说是研发中心,其实就是换个了牌子,还是原来的实验楼。周平安发现整个楼都黑着灯,就剩刘夏宁的实验室是亮着的,就推门走了进去。

刘夏宁还在等数据,手里拿着本专业书籍在看。听到门口有声响,抬起头来,看到周平安进来,心中顿时一喜,身上也没耽搁,麻利的站起来,脆生生的打了个招呼“周总好。”

周平安一进门,看见空荡荡的就刘夏宁一个人,心中也是暗自一喜,问道:“今天怎么就你一个人啊?”

“他们今天刚好有事,都走了,我在等数据。”

周平安走到刘夏宁身边坐下,两个人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没有旁人在,双方都没了平时的拘谨。

刘夏宁穿的是实验室专用的白大褂,俏生生的煞是动人,周平安很有一些心猿意马。聊着聊着,话题不自觉的就从学术问题转向了私人问题。

郎有情,妾有意,空气中荷尔蒙的味道就越来越浓郁了,有时候缺的就是这一点契机,水到渠自然成。周平安心里清楚刘夏宁的这间实验室没有安装监控设施,嘴上手上就逐渐都放肆了起来。

刘夏宁嘴上轻轻的喊着“不要”,手上抵抗的并不激烈,一会功夫白大褂也开了。衬衣衣角被拉起来的时候,她按住周平安的手不让继续往里伸,眼神中带着一些迷离,有点哀求道,“这是实验室,实验数据马上出来了。”

如果刘夏宁没说这句话,周平安还有可能忍住。白大褂,实验室,这种气氛下,只要是互联网男性居民,没法不发生联想。

.......

要不是刘夏宁最后关头死死把住裤子不让脱,仪器又在这时突然滴滴滴的响起实验结束的提示,她在这实验室里就能被周平安囫囵个吞了。

关键时刻,刘夏宁趁仪器响后,周平安犹豫的时机,一把推开他,起身跑出了实验室。

跑出门停下来后,刘夏宁发现白大褂丢在实验室了,衬衣下摆扣子被扯掉了两个,胸衣也没了,这样直接回家肯定是不行的。

周平安被推开后,稍微冷静了些,仔细回想刚才的情形,这个姑娘看起来很有点生涩,便有些犹豫着,要不要追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