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第二产业萌芽(1 / 2)
.
是救济!
饥荒来临时,虽然像楚州,县城里也有富户施粥济民。
但杯水车薪。
当初十万饥民在鹤县外,能吃到粥的不足十分之一。
而实际上,虽然三州饥荒,但主要是稻粮被蝗灾啃光了。
各地其实还有自救的法子。
最极端的,就是鹅州糯米墙。
将米粉混合成砖,筑墙,竟然能保存几十上百年。
若不是人蝗啃噬,这个秘密还不知多久才有人知道。
而圣研所研制的军粮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而实际上,各地居民都有各种自救的措施。
陆子獐都知道,有的地方知道有些树皮可以烤制后碾成粉当粮食吃。
有些地方食土。
更多的地方,多少都知道自己本地有些野草野树,野菜是可以吃的。
只是一来有地域限制,二来有认知限制。
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哪些野生草木水果是可以吃的。
而且每种可食用物的处置方式还不一样。
比如有些树皮是要烘烤碾粉才能吃,直接吃就会消化不良,造成更严重的营养缺失。
还有些草要放水里浸泡几天几夜,再反复晾晒才能吃,否则就会中毒。
更多的野生植物吃了之后是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这就导致许多饥民难民看着漫山野草,却不敢乱吃,只能活活饿死。
而这小男孩带来的草饼,显然就是一种赈济饥民的法子。
大多数饥民不认识哪些可以吃,不知道吃的方法,但圣城知道啊!
圣城里的人员构成是什么,不就是各地饥民吗!
以楚州饥民为主,但最远的早就辐射到辉州和鹅州了。
圣城里各州各地饥民都有,他们是不远万里跋涉而至,所以大部分都有一套自己辨识野外食物的办法。
将这些方法总结起来,归纳为一套完整的制备食物的方法,将极大的缓解各地饥民粮食不足的问题!
这个思路应该是自己和小昭一直在思索的,只是在看到男孩举起草饼的那一刻,原林才清晰过来。
而食物又让他想到了酒楼饭馆,食客聚集地,这是除了赌场青楼外,更多人聚集,更多信息交流的地方。
如此,以景林镖局为掩护,各个大城小镇,开设粥棚饭馆,特科人员形成自己的情报网络。
既能接济饥民,又能收集传递情报,这是自己现在能做的事情。
原林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高。
而且像辉州这样的地方,其实虽然流匪和蝗灾催生了无数难民饥民,但毕竟大窊国几十年强盛的底子还在那里。
人们手中其实不缺钱,这三州饥民只是缺吃的,女干商哄抬粮价,这才导致无数人吃不上饭,流匪由此诞生,四处冲击下,又造成了无数流离失所的难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