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远来的援军(1 / 2)
休整是必须要休整,尤其孙观受了伤,在确认不会溃脓之前,不可能让他随便外出。
士卒还好,可以迅速补充,可将领就不能那么对待,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现在的医疗水平好了许多……”程普看着军医,为孙观进行各种处理。
当然过程他们这些旁人需要远离孙观,给他留出足够通风透气的空间。
这种专门随军医生,是按照孙暠的意思培养起来的,三四年前就开始培养,直至今年才成型。
在这里要感谢默默付出的虞翻,他这几年几乎都在忙这件事情,以至于明明是最早投靠孙暠的文士,却多少有些默默无闻的感觉。
在他的培养下,第一批可以指导新人如何进行战地治疗的老师,被培养了出来。
后续还加入太平教的道士,通过祝由科来治疗心理方面的疾病。
军医学院从一个偏僻的小院子,到宛陵城外一座巨大的书院建筑群,花了三年时间完成。
“毕竟主……陛下通医术,很巧的是仲翔也通医术。”祖冲感慨。
这年头医者还是‘医匠’,和工匠放在一个等级,可知道这医生的社会地位有多低。
让一个官员去培养‘医匠’,虞翻能应承下来,那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这也是孙暠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打破固有的社会阶层的原因。
士农工商只是代表社会的各个阶级,而不应该断章取义,认为社会阶级应该按照这个来排序。
对,华夏的确是官本位,孙暠甚至都不否认这点。
只是官是官,士是士,概念不同。
读书人不做官,那农工商有什么区别?
尤其那些借着‘寒窗苦读’,几年,十几年不工作,只依靠家人和妻子供养的废物,孙暠才是真看不起。
至于说鼓励读书,鼓励个毛线,孙暠都已经确定,只要财政允许,甚至要求全民义务教育。
到时候什么叫鼓励,直接把所有人都赶去读书。
到时候,说不定还要被年轻人抱怨,为什么好端端的要把他们赶去读书。
只是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有钱,有钱的同时,还要提升百姓的平均寿命。
人有七十岁的寿命,才愿意拿出二十年去学习。
就如同现在,基本只有四十多年的寿命,那么拿出五年去学习,已经是顶天了。
结合实际,实事求是才是关键,孙暠可不打算完全照搬‘看到’的那些知识和技术。
“是啊……陛下一直在主张变革,难得的是通过‘试行’的制度,的确把变革的危害减少到不影响国策的程度。”程普感慨。
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孙坚绝对不敢做。
孙策或许敢做,可他做不到那么彻底。
受限于眼光和知识的影响,他们最多能做到‘改良’,而不是‘变革’。
“好了,观察两天,没问题基本只要修养个四五天就没问题了。当然,要记得按时换药,食物方面……”话说当头,医匠已经完成治疗。
“这种伤势,怎么还要修养个四五天?以前,最多两三天就差不多了!”孙观不太满意,四五天的话,那么他大概不能随军了。
“以前也好意思拿来说?你说的以前,是二十岁,还是十几岁那阵?年纪大了,伤口恢复就慢,再说没好完就乱动,最后留下暗伤,到你五六十岁那阵,有得你受的!”医匠可不客气。
上面已经明确说过,在医疗方面,就算是皇帝都要乖乖听话。
最多咨询多几个医生,进一步确认自己身体的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