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就业(2 / 2)
当然,以上这些人的成功太具有偶然性了,毕竟这样头部的人少,但也说明一种道理,条条大路通罗马,换一种思路可能会让人生豁然开朗。
“诶,你之前说过的,你有个朋友在火车站附近开青旅,里头很多考公的孩子吗?要不咱也整个自习室或者考公机构?”聊着聊着聊到这了。
“我不干,不敢违规踩线的事,再说你知道他们生活状态嘛?他们没钱就去做兼职赚一点,赚够了就安心在青旅准备考公,很多住了四五年还在住,很多人胡子拉碴,一脸忧郁,你忍心赚他们的钱嘛?”我问。
在这说明一点,我一直以来并不是不鼓励考公,我很鼓励大家考公,但要理性考公,不希望小部分人考公考得走火入魔,如果这种情况一直累积,搞不好会成为社会性问题。
“经济下滑期间大家都太累了,大家都想好好活着,我有个同事转到我隔壁的航空大学任教,他带的法律专业,2017年到现在还没有上班一直各种考的学生比例占40左右。”李哥说。
“对啊,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可能会说:没事的,使劲考,考过了就好了,别听别人说这个那个,考过了就一辈子躺平了。但我经常会想问说这种话、造这种舆论气氛的人一句话:你是公务员吗?你知道别人的难处嘛?你知道那些孩子这个时候需要引导嘛?很多人坐在家里吃着肉,不断用自己并不了解的行业的道听途说去劝他人。”这确实是我内心的体会,也是我从此在某平台不再更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太乌烟瘴气了。
而且,我认为说这种话其实就是变相犯罪。
“老弟啊,还是要提倡大家要有正确的就业观,我亲眼见过被考公逼得自杀的,就在我们小区,你说为了啥啊?真搞不懂有些孩子。”
李哥说的这件事我也听说过,其实就是自己逼自己,有的时候退一步,反而更广阔。
“所以啊,有些时候,要舍得放弃,或者变通一条路,先去参加工作也是一种智慧。一条路走到黑真的是极其不明智的,国家发展这么好,给了很多人机会,结果呢,非要选其中一条;社会上天天喊35岁危机,身边确实有,但是他们仍然找到了还不错的工作,听说过因35岁危机造成的群体性事件嘛?有人自杀嘛?没有啊。”我回答道。
“这句话你说对了,很多都是无良自媒体过度放大导致的,就拿前些年bat裁员来说,我们道南省城一些小公司疯狂招这些人才真正有本事的,有经验的哪里会缺饭吃?”李哥此刻仿佛很豁达。
人生呐,需要豁达,不要总和自己过不去,有的时候一条路走不通了,就换一条,人生也就几十年,别因为一个不太好的目标浪费自己有限的青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