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九章孔宣证道儒道出(2 / 2)

加入书签

儒家气运凝聚成“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字,漂浮在空中,熠熠生辉,将十方照亮,浩然之气围绕。

五道身影出现在孔宣周围,这是斩道明我法斩出的道我,五个大字融入孔宣的道我之中,只是瞬间,五行法则便跨过藩篱,长数十丈,成为一条完整的法则,五行法则融入孔宣体内。

五色长虹划破天际,耀眼璀璨,绚烂无比,百鸟嘶鸣,不死火山处飞出无尽的凤鸟,仰天长鸣,为凤族太子贺。

一股浓厚的威压传遍东方,将洪荒中一部分生灵压倒在地,众生皆拜道:

“拜见孔宣圣人!”

无数光雨洒落,流光溢彩,接触者凡灵百病不生,残疾人断肢重生,修士脑中流淌种种感悟,这是对众生的垂怜。

如今的洪荒实在太大了,成圣者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威压众生,孔宣成圣也不过是将东方生灵压制而已。

洪荒中有的大神通者哗然,这才多长时间?不是说天尊不会教徒弟吗?这都成圣了还不会教徒弟?

冥河见此,更加沉默了,一个小辈都证道了,他从血海中缓缓走出,向着齐国的方向而去。

太古星空中,东皇太一面无表情,三万年前,孔宣接他一招都困难,现在,人家证道了,自己还在亚圣。

至于说孔宣是借助儒家气运突破的,太一没有想这个事,管人家是怎么证道的。这是人家的本事,他心中升起一股战意,二话不说回太阳星闭关。

祖龙和始麒麟见到这一幕也沉默了,祖龙都想打孩子了,当年他以一敌二,力压始凤和始麒麟,生了九个儿子还比不过人家生的两个。

西方须弥山,准提一脸的不甘,若是当年成功将孔宣度化,那此时佛教就有三尊混元了。

孔宣证道混元之后,并没有下来,而是继续在空中悬浮,众生疑惑,有人心想:

“这是想干啥?难不成还想接受众生的朝拜不成?这位新晋圣人难道不要面皮吗?”

孔宣仿佛下了什么决定,他遥遥的看了东海之滨人族圣地一眼,而后神色坚定。

“吾借人族气运成道,今日当为人族再开一条修行之路。”

闻听此言,东海之滨生起灿烂的光辉,随着流光闪烁,一方世界浮现。

皇天手执崆峒印,立于东海之滨,人族其余帝皇站在身后,众圣贤静静矗立,凝望着孔宣。

孔宣往上踏了九步,而后开口,声音威严肃穆:

“天道在上,今我孔宣愿为人族再开一道,愿我儒道万世长存。”

说罢,孔宣往前跨一步,加持了浩然正气的声音传遍洪荒:

“以意诵读春秋,以诚感悟道理,第一境,诚意,若得此境,可夜里视人,过目不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二境,正心,若得此境,可寒暑不侵,意志不改,。”

“修身以养命,修德以制人,第三境,修身,若得此境,耳聪目明,唇枪舌剑。”

“开明智慧,神识自生,以人心算天命,第四境,开智,若得此境,心智近仙,七窍玲珑,平步青云。”

众生开始听的时候还很感兴趣,可渐渐的,所有人都失去了兴趣,就是人族圣地中的某些人也是一样。

无他,这儒道太弱了,儒道第四境的开智也干不过武道第二境界凝魂。

可皇天很重视,依旧看着远方的孔宣。

“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第五境,贤人,若得此境,言出法随,微言大义。”

众生闻听此言大惊,这儒道第五境怎么强的这么离谱,言出法随这种神通都有。

“顺通塞而一情,任性命而不滞,第六境,达人,若得此境,肌体生香,道理交织,唯心唯己,不为外物所滞。”

“明德甚笃,体悟玄关,一心出,他心定,第七境,哲人,若得此境,玄关将破,以己心代天心。”

许多人心惊胆战,这也太离谱了,对应玄仙的哲人境界这么强,竟然可以代替天心,这是圣人才有的能力啊!

当然,圣人可以将洪荒覆盖,而哲人只能代替一小段天心而已,不过这也离谱。

“真名永存,真灵合神,呼名有应,第八境,闻人,若得此境,众生传颂,活在万丈红尘中,存留于人心三寸处。”

这和真仙差不多,都是保命的境界。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第九境,立命,若得此境,不与外劫,不死不灭,长生永存,浩然之气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

“一颗文心凝聚,天阙文宫启明,第十境,启明,若得此境,文心通明,万法不侵,浩然正气贯长空。”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凝神静气,因为这已经到了太乙的层次了,接下来就看儒道“大罗”有何能为了。

孔宣再往上踏九步,浩然之气弥漫天地间,天穹垂下丝丝缕缕的青气。

“开创己道,著书立传,明法圣典,第十一境,大儒,若得此境,跨越时空长河,一言而为天下法,一人而为百世师,浩然之气无穷尽。”

“凝圣魂,铸圣道,教化众生,第十二境,半圣,若得此境,天地正气覆其身,浩然之气如煌煌大日,口含天宪。”

“天地共鸣,己道圆满,圣言无缺,第十三境,亚圣,若得此境,一道圆满,天地交感,浩然之气沛乎沧溟。”

到这儿,不光是洪荒中的大神通者注意,就连圣人都投下一缕目光,这是真正的要开一道啊!

“超凡入圣,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第十四境,圣人,若得此境,己心即天心,圣道不朽,人间永存,人即法,人即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