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章 27 二更合一(2 / 2)

加入书签

没有出任何差错!

他以后就是有身份的人了!

他可以见官不跪了!

顾思看着,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里彻底踏实了。

知道会中和看到中了是两回事,想起苦读的这几年,他心里感慨而复杂,更多的是兴奋。

他快速的跑出去,对等在外边张往的曾祖父道:“曾爷,没出差错,就是第十名!”

“哈哈,好!好!”顾家曾祖父听了,心底深处那一丁点的担心出现意外的感觉彻底没有了,高兴的笑着,连说了几外好字。

舒颖与顾名也忍不住过来,顾思看到扑过去,一把抱住她的胳膊:“娘,你放心了,就是第十名,没有出任何差错!”

“嗯,好!”舒颖感情丰富一些,听到后忍不住红了眼,连忙侧过身去,笑出了高兴的泪花来。

“我儿子简直是最棒的!”顾名心里也踏实了,兴奋的把顾思抱起来又转了一圈,亲了一口,感叹道,“你这又重了,再过几个月,我怕是都抱不起你了!”

“那你就多吃饭!”顾思应着,一下了地,拉着他娘的袖子就走,“快走快走,我中午要去吃烤鸭,还要买板栗和干果,要知味楼的糕点。”

“你还想吃什么,爹一并给你买。”顾名拿起两把小椅子,跟在了他们身后。

“对,还有什么其他想要的,曾爷也给你买。要皮球吗?或者陀螺……”顾家曾祖父跟在身后询问。

然后,家里人各种询问,要这个不,要那个不,想要什么……

府试一过,大事定下,他们都觉得应该奖励一下顾思,让他多玩一点。心情和之前讨论明年要院试时完全不同。

顾思挑了几个应了下来,顺路就去买了一些东西,回了住处没多久,外边就传来了激昂和鼓声和欢快的唢呐声。

四人出去,见六个吹鼓手正奋力表演,鼓手将手扬的极高,将捶捶的极重,“咚”的声音里似乎都带了音波出来。

吹唢呐的,将脸颊鼓的像青蛙,将唢呐的一个音调拉的极长。

欢快的声音让气氛极为的热烈,顾思这个时候,突然就觉得他们可爱起来。

邻家里的人听到声音,有些奇怪:“没听说谁家娶亲啊。”随后才反应了过来,肯定是隔壁租户家的孩子过了府试,那些喜子来打秋风了。

连忙扔了手里的活计,出去看热闹。

周围的邻居能出来一个,就会出来好些个,他们相互间认识,凑在一起议论纷纷。

“眼红死我了啊,这么小就过了府试成了童生,太厉害了!”

“这有十岁了吧?可真是了不起啊,十岁就过了府试第二场了!”

“这都第二次了,你上次没在家你没听过他家情况,他没十岁,只有八岁,是个子长得高,看着大。”

“我的乖乖,这么小!我就说这脸长的小,我要生了这样的儿子,梦里都能笑醒了。”

“肯定是家里人教的好,听说有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刚会说话就启蒙了呢!”有人夸张的信口开河。

“……”

过了府试和县试完全不同,顾家曾祖父高兴的很,当那些吹鼓手要银子时,也没跟他们扯皮,爽快的给了二两银子。

“祝令朗明年中秀才,早日高中举人!”得了钱,领头的那人又把说过的话重复说来一次给人听。

顾家曾祖父又听一次更觉得高兴,觉得对方不是说什么高中进士的空话,更容易实现一点,乐得还把买来的鸭子分了半个给他们,一张脸喜的就收不住笑。

舒颖拿着一个碗,给围观的妇女孩子发瓜子:“来来来,沾点喜气。”

他们还是在以前的人家租的房子,在这里前后加起来住的时间长了,与周围的邻居都有些脸熟,有时候舒颖买菜回来,还有与人聊两句。

大家高兴的接过来,有羡慕的:“你家孩子这么聪明,可真是眼红死我了,恨不得我生的也像他这样,这瓜子拿回去等他下学堂了给他吃,看他能不能脑子灵一点。“

有眼红的:“唉!回去打死我家那不争气的,都念了十年书了,钱花了不少,次次过县试,次次县试不中。”

还有那家境一般恭维的:“你这一看就是有福气的,将来肯定是个诰命命!”

舒颖喜的笑了,给她抓的瓜子多一点,也没纠正对方,诰命只能封给妻子,不能封给母亲,她夫君是给她挣不到了。

不过能封给妻子,那她儿子至少也是个进士当了官的,这话听着高兴。

顾家这边热闹,舒家三外公又派车夫回去站门外传了一次话。

“还是第十名?那太好了!”舒家三外婆站二门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笑了。

等车夫一走,她去关了大门,又回去关了二门,回了屋就对着儿媳妇柳氏笑吟吟的:“你爹让人传了话,没出意外,顾思就是第十名。”

柳氏很感叹:“他刚来咱们家的时候,我可真看不出来他有这本事啊,他才多大啊,八岁啊!”

这姐姐刚开始带着孩子来家里住的时候,她心里其实是有些不高兴的,这念书一念就是好多年,一想到家里要住个亲戚好多年她就有些不自在。

不过她是儿媳妇,这事儿由不得她做主,也由不得她说什么,只能默认。

谁知道这才一年半,顾思竟然就中了童生!

真是……不想服,也得说一句:太厉害了!儿子厉害,她这堂姐也厉害,把孩子教的这样好!

“九岁了!”舒家三外婆习惯算虚岁,纠正了过后,又高兴的说起了正事,“顾思还要继续念书,我已经说服你姐住咱们家里了,有顾思这个榜样在,咱家娃能认真一点。”

柳氏这一次对于堂姐带孩子住自己家没有半点反感了,也有些高兴,在念书的事上,她实在是她管不过自家孩子啊!她说五句八句,都没她堂姐和顾思说一句管用!你说这就差几个月……

“你说这都一样大,怎么人家的就这么能坐得住呢?”舒家三外婆感叹,觉得这话不对,又接着说,“哎,也是你姐性子静,娃可能随了她。”

柳氏猜测她婆婆这话是不是在影射她爱出去逛,就聊起别的,问起自己的疑惑:“文昌说,我二姐小时候皮的很啊。”怎么到了她婆婆嘴里,就成了安静 了?她婆婆对人只是好听话不要钱似的说,却不怎么骗人啊。

一提起这个,舒家三外婆也想起了舒颖以前性子活泼了,想了一下:“她好像是念书后慢慢的性子静下来了,可见读书是养性的。再说女大十八变,本来女孩子长大了也会安静 一些。希望咱家娃以后书读多了,也能像顾思那样稳重起来。他哥都中童生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完篇啊!”

婆媳两个从顾思那里聊到自己家娃的学习身上,畅想起了未来。

这个时候,顾思和家长已经带着礼物去往苏贡生的学馆里了。

学生只在自己手下念了一年多的书就中了童生,苏贡生自然高兴极了。

顾思送上礼物,顾家曾祖父感慨而激动,对着苏贡生道:“这两年来,多谢苏兄照顾。来,顾思,给你家夫子磕头。”

苏贡生是秀才,进了学的,顾家曾祖父虽然年龄大又是长辈,却只是个童生,还是要称苏贡生为“兄”,这是一种尊敬。

虽然不是正式收徒,顾思也感激自己老师对自己用心的教导,只要他有问题,老师都会帮他解答,有时候还会占用他很下课时间。

师如父,他跪下,认真磕了三个头:“多谢夫子这两年用心教导,学生感激不尽。”

苏贡生含笑摸着胡子:“好了,起来吧。以后用心读书,考上秀才,才是不负我,不负你自己。”

他望着地上的顾思,突然就想说正式收他为徒的话,只是想起了舒家的人脉关系,顾思这么天才,要是中了秀才,舒家肯定能帮他找到一位举人做老师,甚至于还有一丝可能找到进士做老师,就做罢了。

真开了口,反显得自己有一点势利了。

顾家曾祖父说起谢师宴的事,苏贡生一不想顾家大办花太多钱,二最近嘴里也没有味儿,手一挥:“不用这么正式,就今儿个中午,一会儿就走吧。”

这种事早完早了,顾家曾祖父自然高兴。

苏贡生出了前厅,让学生们下课回家,一眼见他们都爬在门口看热闹,见了他一哄而散跑进去了。

他过去训斥了几句:“整天定不住心,就知道好奇,学学顾思好不好?才两年,两年不到,他就过了县试府试中了童生,你们要有他一半刻苦认真的劲儿,你们如今也过了!”

学生们都不敢吱声,听完训,等苏贡生一走,年龄小的就挤眉弄眼,一个十二岁左右的边收拾东西边掐着嗓子学着他刚才的话:“要有顾思一半刻苦认真的劲儿,你们如今也过了!”

另一个十一岁的叹口气:“夫子说的很在理啊,顾思的确是太刻苦用功了!他刚来得时候,我还觉得他是走后门进来的。后来觉得他村子里来得,就算学习快也一定没见识,心里还看不起他呢,哪里想到他比我们都争气都有见识啊!”

“对啊,谁想得到呢,刚开始我看他乡下来得,还很骄傲自己是城里的,谁竟想他三外公竟然是府衙里的钱谷师爷,从来都没听他说过,他可真是谦虚啊!”

另一边是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十五岁的一个少年道:“我去年还想着明年下场,我是咱们几个最先中的呢,哪里想到顾思简直像是文曲星附身了一样,学习突飞猛进,一年多连先生都认可了!”

“唉,他刚开始来得时候,我还想着他那么小,怕是刚开蒙没多久,教起来定得费先生很大劲呢,没想到他竟然是先生教起来最轻松的一个。”

“不用被追在后边要文章,自然轻松了,哈哈……”

第三个嘲笑起了第二个来,一派热闹。

这些苏氏学馆里的学生,不管以前对于顾思是什么看法,现在都改观了,全都只有一个看法:佩服!佩服的五体投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