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簪花宴食金(2 / 2)

加入书签

愿意借许轻钱的人怕是少。

许轻望着面前的银子,迟疑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多谢好意,不过不用了。”

顾思收回了银子,正要告辞,旁边一个秀才过来道:“你说你借我的银子都拿去干嘛了,现在我多带的银子拿去交了红案银,大家大都如此,我才借到二两,你怎么办?”

顾思一看,这秀才有些面熟,二十出头的样子,好像是楚成礼,汉中县案首。

“银子我有用处。我先前也没想到要交红案银,就……就先不交了。”许轻听了,先前的话说的硬气,后边的话就心虚了。

“大宗师现在收红案银,你不交他是拿你没法子,但你不交真的行吗?你后边还有岁试科试呢!你不想要一等二等的成绩了?”楚成礼有些生气。

许轻不出声了。

顾思这个时候把银子又递了过去,道:“你要是手里紧张,不用急着还我,三五年还都没事。”

楚成礼看过去,见顾思年龄轻,大概知道他是谁,笑着问:“是西乡县顾兄吗?多谢你了。”

顾思是这科年龄最小的,现在府里有关系没关系的,基本都知道他是府衙里钱谷师爷的侄外孙了。

顾思点头,楚成礼接过银子,又道了谢:“你这可真是及时雨啊。我原本还打算先拿宴金出来,让人回家去取银子呢,这下不用麻烦了。这钱算是我借你的,下午就还你。”

顾思也无所谓谁借,笑着点头。

楚成礼催许轻去交红案银,和顾思站在廊下聊天。

他们聊的都是学习的事,楚成礼问顾思:“可想好要去哪个书院了?”

顾思摇头:“这个过后再和家里人商量,还没有想好呢。你有要去的书院吗?”

“已经选了两个,还没有定下来。”楚成礼要去的书院是有名的书院,觉得说出来有炫耀的成份,就没说是哪两个。

他怕顾思家里不懂,提点他:“乡试试题驳杂广阔,要去了好的书院学习,才更容易中。师爷既然与公祖熟悉,可以询问他有没有五大书院的关系,收你进去。”

“我知道,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多谢你了。”顾思道谢,书院这个问题,他暂时还没有考虑,等忙完这几天再说。

两人聊了一会儿,许轻就面带笑容的过来了,对着顾思行礼道谢。

三人一同进了大堂,在差役的引导下,分开坐了。

顾思见桌子上已经坐了冯志成和两个府学的人,就知道座位怎么分的了。

顾思顺便询问起他进书院的事,冯志成道:“我就在咱们汉中府找个书院上学,不跑远了。”

几人聊了一阵子,大堂里人都到了,谈话声越来越大。

人到齐了,各县教谕训导等人都到了,一同入了席,坐了两桌。

学政这时才来,说了几句喜庆的话,便道:“开宴!”

周围礼乐声响起,顾思正等着别人动筷,同桌的人谦让他:“顾兄,快动筷。”

顾思见大家都望着他,恍悟过来,他是府学案首,大家都等他动筷子呢,连忙道:“都一样都一样,大家一起吃。”

一时没反应过来,还以为在家里吃饭,要等长辈先动筷子呢。

同桌的人都笑了,拿起了筷子,却没有先动,顾思就先动了筷子夹菜,同桌的秀才紧跟着都动了筷。

一桌足有十二道菜,味道还挺好的,就是量不太大,要不是大家都吃早饭时间不长,怕是都不够吃。

刚吃了一会儿,就见训导那一桌去给学政敬酒。

顾思望了过去,问大家:“我们要一起去给大宗师敬酒吗?”

他们桌上有酒,不过不是白酒,全是米酒,度数不大。

“再看吧,要是大宗师待得时间长,别人去,咱们就都去。”冯志成道。

夏学政没给他们敬酒的机会,喝完训导的酒,就退下去了。

紧接着,教授教谕训导他们也走了。

大人物一走,气氛一下子就热烈了起来。

大家吃了一阵,顾思看已经有人离席了,马上,很多人都跟了过去。

冯志成跑出去看了,一会儿回来道:“在外边交宴金呢,人多的很,咱们不急。”

菜还正在上呢,顾思也不急,拿了馒头,夹了酱菜,慢慢吃。

一个秀才从怀里拿了一张油纸出来,不好意思的对大家道:“拿个馒头,家里人让带呢。”

桌子上有两个篮子里放着馒头,至少有十几个了。

大家一听,都笑了,道:“哈哈,我也要拿呢。”

说着就从袖子里拿出了油纸。

顾思一看,也从袖子里拿了油纸包出来,拿干净的筷子夹了一个。

倒不是少这一个馒头,只是这宴上的吃食兆头好,家里亲戚才想要,只有馒头好带,

“顾兄,你多拿几个,给!”有人拿起顾思放下的筷子,又夹了一个给顾思。

顾思道谢接过,包起来放到怀里。

这个时候,大堂里已经走了七八分人了,顾思出去,排着队去交食金。

他一看,食金的钱没有定数,一二两三四两的都有,多的八两十两的也有,再多就没有了,看来学政收的不多。

顾思就掏了五两银子递过去。

红案银交的少,这里就要多交点,免得万一学政是个假大方,岁试科试给他穿小鞋。

那人高兴的收了,还夸了顾思一句:“真大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