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4章 开海(1 / 2)

加入书签

这几个人都是有不错能力的聪明人。

实际上,只要是通过科举考试考上来的人,就没有不聪明的,有些人以为八股文非常简单,只需要背诵四书五经就能通过科举。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八股文这种文体虽然僵硬,但其实是对中文逻辑的极强训练,四书五经仅仅是基础而已,有四书五经衍生出来的各种经典注释、思维方式、形式逻辑才是核心考点。

朱高炽先要求几个人确定开海位置,并且要尽快实施。

众人拿着朱高炽的地图研究半晌,最终还是有争议,比如登莱地区该不该开放港口,杭州、宁波地区该不该开放?

泉州、广州两地距离这么近,要是不要全部开放?

问题送到朝堂上,大家又开始激烈争论。

既然开海已成定局,那么自然要争取最大利益,哪里开海,哪里就是通商口岸,能够获得的利益可想而知。

经过众人讨论、妥协、争吵,最终确定为首批五个通商口岸,分别是天津、登莱、上海、泉州、广州。

之后便是海关归属,究竟是隶属户部,还是单独开衙?

夏原吉当然希望能隶属户部,然而朱高炽强烈反对。

他的意思是海关关系的事物极为复杂,隶属户部很多事情都不能解决。

海关必须单独列出,地位与户部相同。

朱棣不能理解:“什么叫关联事物众多?”

“海关有时候需要协调各个部门,还需要有自己单独的部队,如果放在户部下,这怎么算?

而且海关有时候还得出海稽查,防范海盗。”

于是众人都理解了,海关这也是个超级部门啊,那么谁上任市舶司总司长,就是个抢手位置。

在朱高炽强烈的建议下,海关成为单独部门,市舶司更名为海关,意思是海上关口。

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两人,下辖清吏司、清关司、稽查司、税务司四个部门。

各地海关向海关司负责,由海关司统一调度。

而督察院设立专门的稽查司,用来监督海关,这是都察院自两京十三省清吏司外第十六司。

但这支力量是单独的,虽然名义上属于都察院,但实际上权力很大,对皇帝直接负责。

众人弹冠相庆。

此时朱高炽却说起完全不相干的另外话题。

“杭州之事必然有人串连同谋,儿臣以为当严厉打击这种行为,否则日后朝廷之言还有谁能听?

孩儿请父皇派遣锦衣卫至杭州,严查串连之事!”

众皆凛然,有人阻挠,有人认为既然要查也应该是刑部去查,而不是锦衣卫。

但朱高炽有自己的理由,这样查案速度最快,杭州地区滞销丝绸最多,如果不能尽快开工建设港口,丝绸又会成为大问题。

最终,朱棣决定由刑部、锦衣卫两路人马合伙查案,刑部在明,锦衣卫在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