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1章 兵马俑现世!(2 / 2)

加入书签

高度只有大约半米的样子,这个高度基本就已经和真品无缘了。

(在已经出土的6000个兵马俑中,平均高度在1.85米,矮的也有1.75米,最高的甚至已达到2米)

说实话,在来长安之前,张扬就在猜,自己能不能见到兵马俑。

没想到第一天就遇上了。

不过这么假,令人很关心眼前这位大哥的精神状态啊。

“大哥,介绍一下您这件宝贝的来历吧。”张扬做了个请的手势。

“这是我一个朋友送我的,五年前送的。”

“他说这个是真的,在临潼秦皇陵附近的村子,淘换来的。”

“他说是真的,那董先生您信吗?”

“我信啊。”董大哥毫不犹豫的答道。

“为什么呢?”张扬反问道。

“这种兵马俑的雕像,我来长安半个月的时间,已经见到成百上千件了。在大家的认知里,除了那些坑里的东西是真的,其他的都不对啊……”

张扬没有直接说是假的。

好歹是在人群里采访,给人家留点面子,万一他真是精神状态有问题,还是别刺激他了。

“记者同志您不知道,这件东西是我那个朋友,在1974年以前,兵马俑还没被发现的时候,就淘换回来了。”

“那哪有假的嘛,你说是吧?”

“我觉得,应该是汉代的。”

汉代的兵马俑?

张扬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了相关的画面。

这玩意儿还真有,但根本不是宝友这样式的。

汉代的兵马俑,可以看成秦兵马俑到汉代陶俑的中间形态。

比常见的汉俑精致,但是和秦兵马俑一比,又像是打了马赛克。

“大哥,这个汉代,您是怎么看出来的?”张扬非常好奇的问道。

“我请陶瓷专家鉴定过,这个东西黏土的成分,和兵马俑的成分是一样的。”

“哦,这样啊。”

张扬看大哥不像说谎,突然觉得有点意思。

成分一样,这种鉴定陶器的角度还真是第一次见。

那碳就是钻石呗。

看上去,大哥可能是被忽悠了,还花钱请了专家鉴定。

张扬想了想,请对方把东西放在地上,自己上手看了一下。

结果一伸手,发现触感有点不对劲。

抬手一看,哇塞,手上竟然有黑色的脏东西。

“不是,大哥,你这玩意儿怎么还掉色啊?”

张扬这个问题根本难不倒董大哥,他回答说:

“陶器和瓷器不一样,烧制的温度有点低,所以脱色是正常现象。”

“董大哥,我虽然不是专家,但不傻啊。”

“脱色也正常吗?”

张扬想了想,还是告诉这大哥错在哪儿了吧。

不然得走多少弯路啊。

“兵马俑的烧制温度在八九百度,烧出来以后是灰颜色的,根本不可能发黑。”

“并且,真正的兵马俑都是彩色的,现在发灰是因为颜料氧化,但是我在您这件东西上,看不到任何颜料的痕迹。”

“所以在我这里,就是一件现代的旅游纪念品。”

听了张扬的话,大哥皱着眉头瞪了他一眼。

接着把地面上的兵马俑抱起来,指着镜头说:“观众朋友们,别听这个记者瞎胡说啊。”

“我这可是真的兵马俑。”

“什么记者,也跑来装专家,还给我科普……不是耽误时间吗?等着吧,我去找专门的专家鉴定,回来打你们的脸。”

“哈哈哈。”张扬笑着点点头,“好的,我们等着。”

这么犟的老哥,张扬真替等会儿给他鉴定的专家,捏一把汗。

不过还好,因为预约的人非常多,这次现场的安保升级了,张扬请了三家安保公司,给专家们保驾护航。

“好了,咱们继续去找下一位吧。”

张扬朝导演和摄像招招手。

刚才找了太多的姑娘,这会儿他准备专门找大哥,堵住导演的嘴。

不过他才刚走出两步,旁边的队伍里,有个瘦瘦高高、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闪到他面前,拦住了他。

“记者同志,听说你可以直接送藏家上电视吗?”

“对啊,但是前提是,您的东西得好,而且要比较开门。”张扬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标准。

“咱们不能让一些仿品去混淆视听,您说对吧?”

“是个道理。”男子点点头,“那我的东西肯定可以。”

“哦?这么有自信吗?”张扬请对方来到摄像机前。

既然是大哥主动找上来的,废话就不用多说了,直接看东西。

这个中年男子的宝贝,装在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里,打开以后,里面黑色的锦布上,平躺着五枚钉子一样的东西。

不过比现在用的钉子要长,最短的也有20厘米的样子。

说实话,看到这东西的第一眼,张扬就想到了宋代的蘑菇钉。

心说,这不会又是盗墓贼的东西吧?

但是仔细一瞅,才发现这几枚钉子并不简单。

竟然都是玉石材质的,因为土沁有点严重,才成了这个样子。

“宝友你介绍一下这些东西的情况吧。”

“嗯,好的。”男人扶了一下镜框,有点书生气的说道,“我搞收藏有二十多年了,这几件发簪,是我陆陆续续,有买的、也有换的,凑到了手里。”

听到对方笃定的说,这是发簪,张扬在心里高看了宝友一眼。

他知道,这位还真是专业的。

一般的人看到这东西,很难和簪子联想到一起。

“您认为这是什么时代的呢?”张扬好奇的问道。

他想看看这位老哥的水平。

“我觉得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那个时候的东西。”

“嗯~”张扬直接给大哥竖了个大拇指。

什么叫专业啊?这就是专业。

“那您知道,这种东西是哪儿出土的吗?”张扬继续问道。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没事,这问题确实有点难。不过您的收藏水平值得肯定,是我今天目前见过的人里,水平最高的。”

“我告诉你,以后再看到这种玉簪啊,基本可以确定,是咱们长安本地的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

宝友点点头,表示学到了。

“嗯,您这几件东西,有点太珍贵了,所以我要联系一下专家,让他们和您谈谈。”

“什么意思?”宝友有点懵,“不是上电视吗?”

“这个问题,等市博物馆的人来,他们会跟您说清楚的。”

“放心,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