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铁骨蛇(2 / 2)
打开锅盖,蛇肉早已被煮得发白,没有筷子,直接下手捞取。
烫!烫!烫!
熟肉在嘴巴中,来回地换着边儿。
还未吞下,已经感觉到这肉质异常的劲道。
忍着烫,魏在凌迫不及待将肉吞入腹中。
一股非常强大的气血力量,从喉咙当中催发了出来。
顺着胃部,流向全身各处。
这简直给他打开了一种新思路。
妖兽身上的肉质与灵材差不多,对于人体方面极易吸收转化。
一阵的风卷蚕蛹。
足足有十多斤的蛇肉,全部消灭干净,一个不留。
魏在凌强忍着再去煮一锅的冲动,气血之力一次摄取得太多,对于人体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嗝~
他满意地打了一个饱嗝儿,随后卷入里面的山洞。
在洞口之外。
用一些碎石和树木遮挡起来,以防万一。
洞口之内。
魏在凌不忘修炼功法,已经到了内壮境后期,可是手中所运用的功法招式,少得可怜。
唯一的一个有杀伤力的,还是在魏族当中自幼学习的青面炼体诀。
进入内门后,得要多加寻找到各种的功法招式。
不同的功法招式,对修炼者的全身加强都不一样。
有主攻腿部,有主攻手掌,还有主攻其他方面.
其实每一夜,他都是在修炼当中度过。
转眼之间,已经是进入到符望山的第二天。
天空中前期狂风暴雨,势必要摧毁这山林中的所有生物。
原本是不是吼叫还能后叫两声的妖兽,全都待在自己的领地中,平静地熬过这漫长的雨季。
一个不起眼的山洞,覆盖在上面的巨大石头,被人地从里面轻易地推开。
哗啦啦碎裂的石头,滚落了一地。
“今天真是一个好天气。”魏在凌从洞口中伸展了一下身体,看着这满地的泥泞,表示很满意。
在这山林中,只有这样恶劣的天气,才适合像他这样的人赶路。
安静。
没了妖兽的打扰。
行走的过程中又能不留痕迹,简直不要太棒。
魏在凌从洞中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兽皮,披在身上。
冒雨前行,依照这从灵药堂那里搜刮到的地图,寻找下一个标记地点。
走在泥泞的道路上,他披苍白色的蛇皮,脸上依然带着猴头面具,活活的像一个原始人。
殿门规定这次符望山试炼,共有五天的时间。
今天才刚刚是第二天。
他的身上已经有十五颗玉片,在试炼的这些人当中,没有多么熟悉的人。
且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不好向别人打听他们有多少个玉片。
但是根据这样标记点的困难程度,黑箱子中存在的玉片来看,十五颗已经是很多的了。
为了以防万一,寻找他还是向外追寻更多的玉片。
今日他此行的目的地,六号标记点。
选择六号标原因,是紧靠着山脉的边缘,便于撤离。
毕竟在这山中突发的情况太多,他设想的是获取了六号标记点内的玉片后,就找个地方隐藏起来,一直到第五天试炼结束。
正当他想着这个时候,腰间的灵牌突然嗡嗡的震动起来。
原来是车马堂的那些人。
“魏师弟现在何在呀?我们在芦苇荡的边缘等了你好久,若是遇见什么困难尽管吱声,我们马上就到。”魏在凌见此轻声一笑,没有回复这帮人。
这群人估计是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身负重伤,落井下石罢了。
寻着地图,慢慢向前。
周围的树木,变得不再那么高大。
没有了山脉内部,那种遮天蔽日的景象。
放眼望去,只有满眼的裸露岩石点缀其中。
六号标记点马上就要到了。
翻过这片石头山,就能到达六号标记点。
从最优路线图来看,需要绕一大圈,而不是向前直走。
不过,前方也没有什么东西,除了一两颗树木,其他的全是光秃秃的石头,空得旷的很。
地上也没有什么妖兽的痕迹,就是这么秃然。
通过上一次八号标记点来看,这张最优路线图还是很有价值的。
跟着上面的提示,魏在凌不惜浪费体力,将这座石头山绕过,也不管山上到底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浪费了两个时辰,从石头山的边缘行走,终于到达了另一侧。
还未靠近,就听见一阵阵的打杀声。
这倒是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样的稀奇,六号标记点本身距离边缘最近,相对于其他的标记点更为的安全,也最容易到达。
抢夺的人必然会很多。
仔细一听,果然人数众多,各种声音交杂到一起。
魏在凌身体贴近在地面,慢慢的向战场的方向蠕动。
天空当中,出现了几只秃鹫,引起了他的注意。
它们一直在上空盘旋,等着战斗结束完了之后,下来进食。
这片的战场很是惨烈啊。
要不然,不会引来这么多头秃鹫在此等候。
石海之中,虚幻的箭矢再次集结,寻找到一头飞的较低的秃鹫。
瞄准,发射!
御兽术依然是那么的好用,箭矢穿过秃鹫的脑袋。
魏在凌控制着这头秃鹫,来到自己身边的正前方。
这只秃鹫大概一人多高,浑身散发着腐烂的气息。
尤其是嘴角上还挂了几丝肉块,四五个蛆宝宝不停的从肉块当中掉落下来。
当真是恶心到家了。
魏在凌用一只手捂着鼻子,艰难的忍受着这种要死了的气味儿。
依靠着前方的秃鹫作为遮挡,他再次慢慢向着战场挪去。
战场边缘喊叫声更加的激烈,当中混战的人数大概有十几人的样子。
每个人都激发起手中的灵器,歇斯底里地向着对方杀去。
不对啊。
魏在凌越看越迷糊,他以为这些人全部都是炼虚殿外门试炼弟子。
可是与之交战的,是谁呢?
这衣服!
落日与晚霞交映。
怎么会有扫霞殿的人呢?
肯定不会是碰巧遇到,那只有一个解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