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2 / 2)

加入书签

如果大唐不是因为,考试要写诗,而且,还重要要,唐诗会达到这样的水平吗?根本就不可能!如果后世考公务员考古诗词,照样会再考出一个诗词的国度出来。放心吧,我们不缺人才,永远也不缺,缺的只是机制而已。

于是,在这样的机制的驱动下,郑勇开始了日夜背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题海战术之中去了。这给他的感觉就是又进入到了要高考的那种状态之中,紧张而已麻木,不停的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不但要背,还要写。而写可不仅仅只是写下来就完事了,而是要用小楷,工整的去写。为此孙传庭还给他打了个小样出来,就是他事先自己写一份,用的就是台阁体,传为为永乐年间翰林沈度的字深受永乐帝的喜爱,很多人便争相仿写,谁不想得到皇帝的喜欢呢,所以,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因此,之后渐渐的就形成了一种通行的书体,叫作台阁体。

郑勇对于书法那是一窍不通啊,而书法家他也就听过王羲之的名字,好歹人家是书圣,至于别的,一概不知。而且,他们那时已经普通都用铅笔和自来水笔,谁会用毛笔写?在后世用毛笔写字那都属于艺术范畴了,跟普通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了。

执着毛笔,他都感觉怎么都用不上力,孙传庭不停的摇头,这还写小说呢?笔都执不了,写什么啊?纯粹就是花钱卖名声啊。这一点他还真的冤枉了郑勇,那小说真还是他写的,只不过用的是后世的白话文,而不是当下时代的白话文而已。

这一下可苦了郑勇了,这让他非常的后悔认这个义父,你说息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斩杀了多尔衮也就可以了,做一个千户妥妥的啊,干嘛非要再斩杀了多铎呢?这一下好了,被孙传庭寄予了重大的希望,他要背负的东西,可能是整个大明的中兴吧。唉,自己这真是认了个爹啊!

不管他是多么的不愿意,可是,却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了。除了安心好好学习,没有任何别的办法,这又是义父又是老师的,天地群亲师,这五座大山压在他身上就两座啊,能反抗得了吗?

学吧,背诵他不怕,那个已经在后世诸多的考试中都已经修炼过的,属于老技能,而书法可是全新的技能,一点经验也没有啊。看着孙传庭随随便便就写出了比印的都更像是印得的字体来,郑勇被震撼的无以复加。这也让他感觉后世那些所谓的书法家,什么也不是!连这个时代的一个童生可能都不如,更不要说那些擅长写字天赋异禀的人了,没法比,是真的没法比啊。

也是因为郑勇居然一点书法功底都没有,是一个完全的白丁,所以,孙传庭最终也放弃了小楷,更是放弃了台阁体,而是让他写大仿,仿的是严体,按照孙传庭的原话是:”严体正直遒劲,有天地浩然之气,很适合你这种有军事天赋的人才学习。“

好吧,学严体吧,这怎么着也比台阁体好写多了,一天一千个字,每一个字孙传庭都会很认真的看,并且,还给予评价,这特么的,也太认真了,自己想逃避竟然都逃避不了。

这清军也不知道为什么还不撤,这要是放在后世,他们都回东北报功领赏去了。但是在此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异类,穿越者郑勇,结果他们就集体悲剧了,多尔衮多铎,先后被斩杀,前一个被偷袭也还可以理解,可是,后一个可是在战斗中被斩杀的啊。而且,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就是他所带的一千精锐骑兵,全都阵亡了,一个活口也没有,不要说活口了,死口也没有,脑袋都被砍下来去领军功去了。

当济尔哈朗得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傻了,好半天没有缓过来,这事大了,大了啊。两任主帅被杀,就是他也是要跟着牵连责任的。要知道,那个多尔衮的威望,可是仅次于皇太极的存在,是清朝当权的第二号重要人物,虽然还是被皇太极给打压着,可是,即便是皇太极,也会对自己的这个十四弟高看一眼,忍让一分的。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居然莫名的死在这山东了,而且,多铎去了之后,便又被斩杀了,还是在山东,这个山东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如此的邪乎?果真是因为圣人故乡,自己人在那里杀人太众造成的?人只要遇到自己无法完全把握的事情,就一定会胡思乱想,而且,一定会向迷信的方向想。

济尔哈朗此时就有些迷信,如果自己去了,会不会也折在山东?这特么的都已经有两个例子了,他并不想去触那个霉头。于是,立即给皇太极写了一封奏折,把情况讲了一遍,特别是对于军队安危的思考,显得异常的忧虑。

在皇太极来请示之前,他是不准备出门了,小心无大错,等一等吧,好在自己的头上还有一个大清皇帝,自己完全可以把所有的责任往上推,而自己只要做了随时可以逃走就行了,别的也顾不地了。

什么最重要,小命最重要,如果小命都没有了,那么就是身死道消,一切都不存在了。所以,济尔哈朗就在北方拥兵驻在一座县城里,粮食抢了不少,够吃,就算是不够,西山还有一群和他们大清勾结在一起的商人呢,要多少粮食都会有的,所以他不着急。现在有吃有喝,还有好几个大明的美女呢,他急什么。

然而,皇太极得到这份军报之后,直接就吐了血,人现在躺在病床上,在皇宫里起不来了。虽然他起不来,可是,应该操的心却还得他去操,想来想来去,命人找来了宁完我,让他代笔起草,写下了一道圣旨,内容是升任济尔哈朗为亲王,并任命为此时南征的统帅,而给他的任务只有一条,一定要把这支清军完整的带回来。这可是清军精锐的六成啊,如果这些人回不来了,那大清怕是十年之内恢复不过来。

八百里加急,日夜不停,不断的换马,只两天就到了济尔哈朗处。济尔哈朗隆重的迎接了圣旨,宣讲完了之后,说实话他是不太满意的,他和皇太极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而这一次根本不打算让他来的,要是,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派他来了,而给他的密旨就是监视多尔衮兄弟,有什么事情也不必管,只要在回去后把一切如实讲出来就好。

这一次他济尔哈朗其实就是一个闲职,可是,既便如此,还是被多尔衮兄弟给排挤,一直在北方并没有什么作为,为此他还是很生气的,因为,他也想发一笔财,这大明遍地都是金银财宝,到处都青年男女,谁看了不眼馋,可是,他却只是被要求守护后方大本营,守护初进来时抢的粮食财富等。

这有什么可保护的?大明军队根本就不敢出城,他们都缩在一座座城内,自己不攻城,只是想一想大一些的村镇,就可以吃饱喝足,可是,却仍然不被允许,所以,多尔衮兄弟死了,他反而很开心。

只是这次的圣旨他还是有一些不满意,原因就因为,他都被封亲王了,可是却并没有让他出任正蓝旗的旗主,这一点他很不满,因为,现在任正蓝旗旗主只不过是一个贝勒,如果说以前自己和他同级,大家都是贝勒,还不好说什么,可是,现在自己已经是亲王了,在正蓝旗里是级别最大的的,自己理应接手正蓝旗,可是,却没有。如果不能接收正蓝旗,临时代管正白旗也行啊,也没有。这就是有职无权啊!

虽然不满,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相反还显得很激动,一再叩谢天恩,并发誓一定要报答皇上的恩宠,为了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管怎么说,现在他可是大明之内这支大清精锐的真正统帅了,这可是他第一次指挥这么多的精锐,而且,其中还有一位旗主,嘿嘿,那是浊说明,自己已经是大清的中流砥柱了呢?听说皇太极躺在床上下不来了,还吐了血,而多尔衮兄弟又死了,未来自己的地位怕是低不了啊!

济尔哈朗迅速从没有获封旗主的不满中摆脱了出来,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如何把山东的七八万人给带回来,那里可是有点邪门,多尔衮竟然死在了那里,多尔衮他太熟悉了,这可是世上有深谋远虑的人,他都栽了,自己更要加倍小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