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终见天明(2 / 2)

加入书签

习惯了渝州城的萧条,再融入这繁华的街道,还有些不习惯。

润月更是稀奇,毕竟她从小便呆在渝州附近,从未出过远门,更别提京城了。

一路上,洛雁也算把润月的底细打探清楚了。

她之所以会在那春杏楼接客,是因为她供养一个要读书的弟弟。

润月的身世也很坎坷。

“我爹娘死得早,只有我和弟弟相依为命。我家虽有几亩薄田,但我和弟弟连税收都交不上。后来这薄田还有爹娘留下的家产被我家里的那些叔叔伯伯占了去,又把我们赶了出来。我和弟弟走投无路,只好靠乞讨为生。”

“直到一日,春杏楼的妈妈瞧上了我,说她愿意收养我和弟弟,只要我签下卖身契,我弟弟读书的钱就有了。”

“我弟弟从小聪慧,如果爹娘在的话,一定会砸锅卖铁送他去读书,所以我找老鸨要了二十两,又托了父亲先前的一位友人,把弟弟送到京城来读书。只要那些客人出手阔绰,无论赏我的是什么玩意儿,我都会去当了,换成银票给弟弟寄去。”

“如今已经五年了,我已经五年没见过我弟弟了。”

洛雁承诺,只要她们在京城安顿好了,过些时日她就陪她去书城寻她弟弟。

过了三日。

渝州城那边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她不知道究竟是好还是坏。

她走得匆忙,渝州城的熟人也没时间告知。

于是她一一写了封信,托驿站快马加鞭送了过去。

她尽量不出门,就算出门也是用斗笠长纱遮面,要是被洛府的人认了出来,她可就麻烦了。

又隔了一日,润月在街上买菜时,听到了好消息,急匆匆地赶了回来,“姨娘,胡县令那个贪官被抓了!”

“真的!”

“我在街上听衙役讲的,说是渝州城县令不仅贪污受贿千余两,偷换朝廷拨下来的救济粮,还偷偷提高赋税、商税,让百姓苦不堪言,甚至,还勾结朝廷里的大官,行不轨之事。至于这不轨之事是啥,我就没细听了。”

洛雁心里已经有了数,既然胡县令被抓,那洛屿泽他们也立下了功,应该不日就能回京了。

但是,洛雁后知后觉想到了一个人。

先前她劝胡夫人和离,不知她有没有听得进去。

此时就算她后悔也晚了,胡县令犯的这些罪过都够他死千百次了,家眷肯定会被牵连。

仅凭她一人之力,也不能帮贪官夫人脱罪,付元已经帮她带话回去,也不知道洛屿泽能不能想办法帮胡夫人脱罪。

没想到第二日,她就收到了胡夫人从渝州寄来的信,哦不,应该是赵氏。

她提笔给她写下这封信时,赵氏已经同胡正荣和离。胡正荣签下和离书时,还不知自己即将大祸临头。赵氏在信中细细地将经过道来,自从梅氏被发落后,府里的小妾更加无所忌惮。

又因每个人膝下都有庶子,在得知梅氏生子并非胡正荣所出后,更是巴不得讨好正房,希望把孩子过继到正房名下。

赵氏趁机让她们内斗,直接把胡府搞得乌烟瘴气不说,胡正荣也被此事扰得心烦意乱。

而她又装成将死之态,同胡正荣讲自己愧对胡家的列祖列宗,因为没有诞下嫡子就要离去,希望胡正荣给她一个体面,同她和离,好让她死后把尸首运回娘家安葬,这样也能减少她的罪过,让她能够地下安宁。

胡正荣被后院的那群女人烦得要命,再一对比窝在榻上的糟糠之妻,一心软,就应了她的请求。

没想到那和离书上却写着让他归还她出嫁时带来的所有嫁妆,更让他气到吐血的是,赵氏竟偷偷藏了他贪污的那些证据,趁他手忙脚乱之际,竟亲自将她的罪证公之于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