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南北战争(2 / 2)

加入书签

当抵达西部地区时,陆承弼在各地实行焦土策略,打着北军的名声在西部不断破坏,对各种设施线路农场等利用收集的东西不断破坏。

同时又作为南军在各个破坏的地方作为马后炮来借偷来之物安抚对方,尽管这样很难争取到西部,但依靠个人能对其进行威胁破坏争取一部分是一部分。

这种行为对于陆承弼来说是很难争取到西部的,但这只是基础,是为了阻挠西部对北方的支援,等待南方的政策。

对于西部运往北方的粮食等资源,陆承弼但凡知晓后都会出击阻挠,这就导致西部北方的联系是断续的。

北方为此组建一支军队用来护送,物资顺带捉捕所谓的南方军队。

一支只有几百的军队负责针对所谓的南军,陆承弼则是伪装进其内部,在运粮时捣乱,不时偷袭北军士兵。又用空间收集粮食等替换成沙石。

离间西部与北部关系,虽然北部没有计较,但对于西部还是加强戒备,势必要找出南军。

陆承弼除过做些小动作外还在西部各农场主之间联络,争取他们的支持,以超越《宅地法》的利益来拉拢对方。

不能拉拢则以待价而沽劝其观望,等待最终的战况在决定如何,南方承诺不会事后算账的。

1863年十月等到了南方发布的《西部开发指导》和《黑人合法权益总纲》

两策分别对西部的人民的利益做出许诺,对黑人做出让步,表示奴隶的身份是不对等的,黑人是有正当权益的,应享受自由的权利。

而英方在南方松口改变政策时,表示会支持,南方独立,这是为了大义,为了对抗北方的侵犯南方的权益。

尽管当时马克思表示南方政府的这一行为只是亡羊补牢,并不是正真为了人民,是为了应对北方的不得已之举。

但英国政府还是向着南方南线支援铁甲船,帮助南方夺回港口打开其对外贸易。

而在北方军中不时发生的将领战死和谣言相传让军中人心惶惶。

西部见到这种情况决定暂时停止向北方的支援,等最终南北方战役的结果。

南方在得到列强的支持下,让罗伯特·李备战,留守杰克逊在东线设置阻击战线能延缓到时北军的进攻就行。

同时,罗伯特率大军向西线和南方进发,争取和英军的铁甲船汇合,占据海上优势,确保大后方安全。

向英军借贷,维持高昂军费,招募黑人组建军队保卫自己的领地,以此来宣扬战争的正确性。

在西部决定观望态度后,陆承弼前往北部要对北方的五大湖工业区制造破坏。

南方只要确保坚持到北方放弃征战,承认南方独立,或大选时等林肯失利。

林肯在政治上呼吁黑人反抗南方的谎言,提出北方工业化的先进性,和其背后的巨大利益以稳固北方。

在军事上提拔在战争中西线有功的格兰特为总司令,对北军做进一步补充,对军中的事变进行严格调查,对军事布局的重视等级提升。

比历史中早的行动开始了。

次年,格兰特率军十二万南下,找罗伯特的主力牵制其,西线谢尔曼领兵十万向亚特兰大进军,在东线象征性三万军队防止东线支援。

尽管如此布局,但此时的罗伯特已经在亚特兰大等待谢尔曼的到来了,加上海边的优势被南军夺回,

谢尔曼进攻失利,被罗伯特追着打,而格兰特南下,尽管连胜但推进速度实在是慢,想向南线支援但难以实现进攻目的。

战争陷入僵持,这时陆承弼在北部后方破坏成功,北军回撤,宣告南下失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