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大汉兴世家亡,这样的大汉帝国不要也罢!(2 / 2)
在门口昏黄的灯光之下,韦玄成的面目时隐时现,模糊不清。
许久之后,他叹了一声,转身回到了府中。
……
阴谋一旦铺开,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再精确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脱离始作俑者最初的设想。
韦贤离开大司马府之后的几日里,大汉天下的局势继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常惠率领大军攻入了广陵国境内,刘胥的军队节节败退,被占领的城池一座座被光复,重新回到大汉的治下。
但是,至少还要再过一两个月,常惠才能彻底在河网密布的广陵国将这支叛军一网打尽。
而长安城中最后的一万五千南军和北军分散出发,赶往了霍匪闹得最凶险的那几个郡县。
不管征讨霍匪的行动是否顺利,他们也都难以在短时间内集结,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长安城里那些四起的谣言逐渐平息了下去,巫蛊之乱看起来更没有接连诱发后续的恶果。
可刺杀案和巫蛊案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这几个月突然掀起的动荡似乎平息了一些,但是最后却又还是留下了一些“尾巴”,让人放不下心来。
一些聪明人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他们开始四处打探,却毫无头绪。
整个长安城进入到了一种诡异的风平浪静中。
随着天子“专心养伤”的诏令通传天下,内阁经过集议之后就可以代替天子直接批红。
内阁大学士们相当于获得了部分朝政的最终决定权。
当然,这看似赋予了内阁极大的权力,但实际上意义并不大。
因为在如今的内阁中,忠实执行天子政策的内阁大学士有魏相、王吉、安乐、常惠和韩增五人。
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只有张安世和韦贤两人。
常惠和韩增领兵在外,韦贤又老迈不能任事。
在这相互牵制的态势之下,内阁的权力并没有飞速膨胀。
更何况,天子只是在离内阁不远的宣室殿里养伤,没有离开未央宫。
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人都不敢在内阁里独断专行。
阴谋仍然要在私底下慢慢运作。
在内阁之外,另一套系统也在飞快地运转,以及隐秘的方式向长安城之外的一些地方发布着命令。
从未央宫里影响着大汉的走势。
……
鼎新十七年二月二十,这场巨大的阴谋,终于在距离长安几千里的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乌垒城拉开了序幕。
这一日的乌垒城平静无风,三个从长安城赶来的陌生骑士神色匆匆地从东门穿过,进入了乌垒城的腹心区域。
很快,他们就熟门熟路地走进了城中最大的一家酒肆,找了个格外显眼的位置坐了下来。
此时已经是巳时过一刻了,用不了多久,东城郭负责下半夜值守的巡城亭卒就要下差了。
他们常常会聚集到此处吃酒吃肉,而后再回营垒去歇息。
这几个从长安城来的骑士就是特意来等他们的。
长安骑士们在沉默中漫不经心地喝着碗里的酒,却没有动桌上的菜,更是不停地用眼睛往门外瞟。
看起来既心急又耐心。
酒肆里的人不多,自然无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整个正堂里,有些凄冷,又有些压抑。
午时一刻,酒肆外面忽然热闹了起来。
撑在柜台上打瞌睡的店小二惊醒了过来,急急忙忙地赶了出去。
在一阵吆喝声之下,把十余个巡城亭卒迎了进来。
“刚刚发下钱粮,今日的酒菜,我都包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振臂高呼道。
这略显稚嫩的声音赢得了这一什亭卒的欢呼。
这少年自然是来此处戍边的刘柘,与他一同前来的当然就是他手下的巡城亭卒。
最开始,这些巡城亭卒只当刘柘是一个长安城来的贵公子,为了袭爵才来到西域都护混一个资历。
所以对这天降的年轻什长,巡城亭卒们并不是很买账。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少年丝毫没有长安贵公子的架子,对待老兵卒更是敬重有加。
且不说总是拿出自己的钱粮来请大家吃菜喝酒,脏活累活更是样样都冲在最前面。
除此之外,这年轻的什长还见识很广,说出来的许多故事让人惊奇不已,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久而久之,这十多个在西域都护打熬了许多年头的巡城亭卒,也就认下了刘柘这个什长。
此刻,在店小二的招呼之下,巡城亭卒们分别围坐在了两张榻上,一边大声笑闹着,一边等待酒菜上来。
酒菜上来之后,饿了一晚上的巡城亭卒们也不再多话,立刻狼吞虎咽了起来。
刘柘一边大口地吃着胡饼,一边往嘴里塞着羊肉,被噎住后就把度数极低的淡酒往喉咙里灌。
这副“饿死鬼”转世的模样,哪里有一点皇家贵胄的雍容,和普通的巡城亭卒没有任何区别。
更是还有几分长安城北城郭泼皮少年的豪爽。
刘柘的气质与半年前已经完全不同了,但是仍然还是被那几个有备而来的长安骑士认了出来。
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默契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歹意。
沉默片刻之后,他们非常刻意地抬高了自己说话的声音。
“如今那长安城是乱起来了啊!”骑士甲重重地将酒碗砸在案上说道。
“出了何事了?长安城有数万南军北军把守,能有什么乱头?”骑士乙夸张地问道。
“是啊,半个月前,我等离开长安的时候,不还风平浪静吗?”骑士丙也大声问道。
“正是,咸亨酒肆的宣酒源源不断,全聚德的烤鸭日日出炉,长安城平安得很。”骑士乙附和道。
“你们这些呆头鸭,躲过了一场大灾都不自知!”骑士甲对自己的同伴嗤之以鼻道。
“何事,速速说来!”其余的两个骑士连声说道。
这三个骑士的声音很大,盖过了巡城亭卒吃喝打闹的声音,更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尤其是刘柘,已经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向这边看了过来。
求订阅!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