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章 敛兵聚谷(3)(2 / 2)

加入书签

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小心地缓缓靠近。

石垒内侧,汉军的弩手与强弓密集发射,竟无一名魏兵倒下。

眼看就要靠到石垒,关索仍不着急:“连续守孝九年,那家伙确实是个人才。难怪第一眼见,就觉得他印堂发黑。”

话音刚落,黑熊般高大的身影,灵巧翻过石垒。

大刀左劈右砍,顷刻间就攻破魏兵盾阵。

大手一挥,箭雨飞过关索的头顶,落在前方十几丈。

“关将军,别冲动,别忘了军师的命令……”

若不是柳充冲了过来,关索还想往前冲。

“我知道!”

远远瞥着“印堂发黑”的州泰,关索郁闷地跃回石垒内侧,一脸的无可奈何,“军师说了,要装作守不住的样子。

“你也看到了,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居高临下。

“要想装出守不住,我真的很为难啊!”

百丈之外,州泰好像在训斥什么。

侧耳细听,可惜什么也听不见。

“对了,贤侄,你是如何装的?能否教教我?”

“我没装啊,时间一到就撤了。”

“靠!你演技那么差,那家伙也敢傻傻追来?”

没管柳充的一脸黑线,关索继续嘀咕,“我好像明白军师的计划了:

“这里地形狭窄,魏军每次冲锋来不了几个人,所以抓不到几个俘虏。

“如果装作守不住,缓缓后退,魏军就能看到取胜希望,必会汹汹追来。

“等魏兵追到汉中,地形开阔了,咱抓俘虏就方便多了,你说是不?”

“好像,是这么个理。”

柳充随口回答,目光却盯着不远处的魏兵,“我去!魏军太牛了吧!投石车都搬来了!”

“来得正好,正愁没法装呢!

“传令下去:魏军一旦架好投石车,马上撤退!”

…………

在祁山、傥骆道与子午道,各路汉军严格执行姜维的命令,节节抵抗,缓缓后退。

关索退至褒城的时间,是五月十二日。

此时,汉中的小麦全部收割完毕,最后一批百姓也到了阳平关。

按照姜维的命令,关索与柳充匆匆往汉城退走。

西侧的关樾、黄崇、蒋斌和句扶,纷纷放弃各处大小据点,分别撤至乐城与黄金围。

至此,汉军在汉中只有四个据点:阳平关、汉城、乐城与黄金围。

七天后,司马懿亲率大军赶到。

得知汉中小麦被汉军抢收,司马懿心里不停地咒骂,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兵法有云,攻城乃下下之策,但有时又是上上之策。”

合上地图,冷板着脸,继续说道:“姜维想诱我攻城,我就攻给他看!

“费曜,徐质,文钦,你等各领两万兵马,分别包围黄金围、乐城与汉城,但要围三缺一。

“速给郭淮传令:全力猛攻阳平关,若有懈怠,军法从事。

“其余众将,随我进驻南郑,静候蜀军自投罗网。”

话音刚落,司马昭就表现出不同意见:“父亲,蜀军各部节节败退,被迫龟缩在阳平关、汉城、乐城与黄金围。

“我之兵力数倍于蜀军,又何需浪费时间?

“以孩儿之见,阳平关地势险要极难攻破,应该转攻汉城、乐城与黄金围才对,父亲反其道而行,岂不是弄巧成拙?”

“放屁!”

司马懿狠瞪着司马昭,“你兄长,一眼就看出姜维的阳谋,而你却蒙在鼓里!你跟兄长相比,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