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模型(1 / 2)
“行,那咱们到点儿电联汇合!”李轶生点点头,吴桐不是三岁小孩子,他们就是担心吴桐的安危问题,也不能跟得太紧,省得孩子觉得不自由,容易逆反。
大会会场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吴桐不是任性的孩子,不出会场,说到做到,他还算放心。
“遇到什么问题,千万先别和人起冲突,及时联系我们!”分开签,李轶生再三交代道。“我们的电话,都保持开机状态的。”
会场礼貌要静音,但不影响他们铃声改成震动,握在手里容易感知到。本次大会,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看护好吴桐。
“没问题!”吴桐比了个ok的手势,向着她
“解的存在唯一性,可研拓性,以及关于初始条件的依赖性,进一步考虑,线性方程···”动力系统与常微积分方程的报告会,正是来自国内的傅教授在做报告。
吴桐悄悄地到场,找了个不惹人注意的角落,静静认真的听着,时不时做些重要记录,或者对思维碰撞激起的片段感悟记录。
隔行如隔山,她在数学上的积累可以说得上国内顶尖,但是在动力学或者说是发动机这个版块,那就是纯纯新人小白。
网上找的资料大多泛泛不精,从泰山回去后,她又从京大渠道以及国际渠道找了不少这个板块的书籍资料。
细细研读,理论知识版块,看得懂倒是能看得懂,但是所见所识、基础过于浅薄,她觉得自己还是属于空中楼阁,没正式入门。
真的有些本末倒置,事倍功半,被固有思维限制了!
不过,对动力学的研究也不算白费,转化问题也需要些基础知识,最近对流体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与日俱增,她的想法,已经渐渐从最开始兴致突起的发动机,延展到目光所及的版块。
她开始根据最近所学,从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角度,根据记忆中扒拉出的部分数据,转换成数学模型,再配上绝对方向和绝对推演能力的配合,开始逆向还原外形数据。
她想要达成的目的,又不是要从零到有建造一个新发动机,而是寻个优化方向角度,以数学模型,计算推演出出更优的参数,这才是她的强项!
部分数据可能与原版她缺失的精确数据不符,但这是吴桐基于力学,动力学各种角度转化出的数学模型下,计算出来的最优数据。如果与原版数据不符,吴桐有这个自信,她的数据才是最优选择,真实机型没有做到,或许与材料和工艺条件还达不到上最优数据有关。
这随便碰到的东方学生,都这么牛!那名震国际的吴桐,又是何等状态?无外乎,今年那位堪称碾压式崛起。
以中轴线为水平,设风阻为x,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长度18.90米,翼展13.56,高度5.08米,机身面积78.04,空重···
她这会儿其实还没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给自己的定义,只是只是刚好恰逢时机,做点儿验证性的推论演算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