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7章 皇帝教子招揽天下精英入大明可不(2 / 2)

加入书签

之前有犹太人入境,被皇帝用各种办法,强行驱逐了二百万,剩下的,都是愿意和明人联姻的。

主要是女人不许带走呀,强行留下,配给明人了。

走的都是男人。

&t;divtentadv>“印度精英吗?”

姚夔冷笑:“那些印度精英,满脑子都是女人,来大明几年了,也没做出什么显著成绩?”

“这几年处死了多少?”

“陛下,明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哪里还有什么外夷,比明人更加优秀呢?”

那些印度精英实在不像话。

关键没有拿得出手成绩,还天天谋求政治地位,居然还把印度教给引进来了。

去年中枢对他们进行分级考核制,考核不成功的,一概诛杀,不问缘由。

要的是精英,不要废物。

朱祁钰摆摆手:“朕的意思是,机械、化学方面,大明确实不如欧罗巴。”

“朕想吸引一批精英进来,落户大明,为朕效力。”

“欧罗巴有几百年的技术积累,大明虽然在极力敢追,但速度太慢了。”

“干脆吸引一批人才进来。”

王竑却开口道:“陛下怎知吸引进来的,一定是人才?而不是骗子呢?”

朝中重臣皆认为技术不如文化重要,文化不如血统重要。

引进来这些人,为了让他们变成明人,肯定要许以婚配,两国联姻,就会造成一些混血儿。

民间混血儿是很多的,舆论也比较大,对混血儿是比较歧视的。

皇帝近来纳了一个混血儿,就是为了消弭民间舆论,让民间将这些人视为明人,决不许歧视。

如果继续吸引人才进来,难保大明血统不会被混淆?

问题是,大明从景泰二十四年,开始实行严格保护制度,而这些新人进来,他们会忘记自己的母国吗?

他们会不会做间谍?把大明的东西,窃取回国?

他们的孩子,到底是明人?还是他们国人?

“诸卿有没有意识到,近几年技术发展变慢了?”

“造船、军械、机械、钟表、化肥、农药,涉及各行各业的技术,都发展进入瓶颈了。”

“这和大明实行保护法有关系,欧罗巴诸国也防备大明,不肯将书籍卖给大明,反而从奥斯曼买来的书籍,像是篡改过的,都不太对。”

“而欧罗巴这些技术,必须承认,比咱们先进,毕竟他们有几百年的积累,又是如春秋战国一样,诸国林立,各国赛着研究。”

“楚王传来的消息,英国已经从英法战争中恢复了元气,正在寻求扩大非洲殖民地,法国也在扩大非洲殖民地。”

“现在是奥斯曼横在中间,一旦奥斯曼被大明联合诸国击败,欧罗巴的势力,就会横跨奥斯曼,来到大明。”

“所以,朕着急啊。”

朝臣认真思索,大明各项技术,都进入了瓶颈期。

想快速解决难题,就得引入欧罗巴人才,为大明效力。

“陛下,老臣觉得够用了呀。”

王复行礼道:“做任何事都会遇到瓶颈期,遇到了就慢慢克服便是,而现在的技术,对大明而言,完全够用了。”

“技术难题,若都不自己克服,什么都指望着中枢,指望着您操心。”

“那么这些厂子直接关停便是。”

“老臣觉得,引进些西夷人才,这些人的技术方式和咱们的未必一样,说不定还会推倒重来,不如自己来克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王复这番话,得到了重臣的高度认同。

“太子,你怎么看?”朱祁钰沉吟。

“回陛下,儿臣认为王阁老的话有道理,但也有问题。”

“地方确实不能事事求中枢,中枢也管不过来,也不会管。”

“但机械是朝廷要务。”

“楚王已经控制了索马里地区,建立了楚王国,而今对奥斯曼磨刀霍霍,奥斯曼已经逐渐切断了和大明贸易。”

“失去奥斯曼这个中转站,大明和欧罗巴等于断了联系。”

“而近几年,中枢和皇室,都成立了很多大品牌,每年生产出大量高端订单,光凭国内是吃不下的。”

“而随着机械行业进入瓶颈,人工成本增加,那么民间就会有大批工厂倒闭关门,而指望着工厂吃饭的市民阶层,就会失业,没了饭碗。”

“这些年大明承平,是因为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

“可一旦失去了外贸订单,民间会出现大量失业人群,大明有十九个城市,人口达到了五百万!”

“这个数字多可怕,本宫就不说了,您们心里都明白。”

“而工厂想自救,要么是提高效率,要么是扩大市场订单,后者几乎不可能了。”

“大明人口5.7亿,婴幼儿占据两亿大多,未来潜力大,现在成年消费人口却很少。”

“而和奥斯曼开战,大明就只剩下印度、帖木儿和金帐汗国几个市场了,这些国家吃不下这么多订单。”

“只能考虑提高效率一条路了,只能研发机械,用机械替代人工,降低劳动成本、生产成本,把价格打下来,让工厂里的工业品,进入千家万户,让百姓吃得起。”

“诸位请想一想,大明近六亿人口,多么庞大的市场,只要价格降低,仅凭咱们自己,就能吃进去这么多订单。”

“虽然利润降低了,但也保住了就业,大明起码不会乱。”

朱见淇洋洋洒洒,说了一堆。

诸卿轻轻点头,太子长进了,懂得站在全局看问题了。

其实,这是大明第一次经济危机,大明开放十五年,遇到了经济危机。

“所以陛下提出,攻克技术壁垒,光靠咱们自己不行,得引进技术人才。”

朱见淇认真道:“所以这一点,本宫是支持的。”

“王阁老,您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引进了技术人才,肯定要放在国企的,怎么会放在民间私企呢?”

“私企想学,只能跟在国企屁股后面,绞尽脑汁的去挖人、去偷师。”

“而这期间,咱们扩大了消费人群,同时又学到了新技术,等民间泛滥的时候,国企又能革新新技术了,何乐不为?”

“至于您担心的长相问题。”

“您大可不必担心,现在的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很高的,就像本宫,并不觉得混血儿长得多丑,反而觉得挺好看的。”

朱见淇纯属胡说了,他的混血儿侧妃,到现在都没怀上呢。

这年代的审美,就是鹅蛋脸,皮肤白皙,温润如玉,最看重的是性格,其次才是长相。

接受不了后世的审美。

王复看着侃侃而谈的太子,脸上露出笑容,他可没少教太子啊。

今天的太子,真的长大了。

“太子之言有道理。”

“但是,欧罗巴和大明几乎切断了联系,如何吸引人才来大明呢?”

“还有,人家的人才,为什么要来大明呢?”

王复问他:“咱们拿什么优势,吸引人家来?横跨大洋几万里,漂洋过海来大明,图什么呢?”

“欧罗巴诸国,并不知道大明强大。”

朱见淇认真道:“只要咱们在欧罗巴眼皮子底下打一仗,他们就知道了,东方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天朝,是世界霸主。”

“人都是慕强的,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才,自愿进入大明的。”

太子十八岁了,近两年见识、手腕突飞猛进,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治世明君,起码也算勉强合格了。

最重要的是,他能延续朱祁钰的理念。

朝臣看着太子,脸上露出满意之色,他们亲手教导出来的太子,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大明交到他的手上,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王卿,您怎么看太子这番话?”朱祁钰看向王复。

“回陛下,太子殿下这番话如暮鼓晨钟,让老臣汗颜。”王复表示满意。

“王卿太惯着他了,您的眼光,能就看到这点吗?”

朱祁钰笑道:“哼,太子的话,不过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而已,您不戳破他,是给他保留颜面啊。”

朱见淇一愣,我说的这么好,亲爹还不满意?

“请父皇指教。”朱见淇不服气。

朱祁钰就喜欢他又菜又爱玩,笑着说:“你所说的一切,都建立在大明在欧罗巴打胜仗的前提下。”

“项忠,你来告诉他。”

“大明能在欧罗巴打胜仗吗?”

项忠出班行礼:“回禀陛下,若交给微臣来打,微臣没这个把握。”

“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是,距离太远。”

“大明横跨万里去打仗,而对方是在家门口打仗,差别巨大,而且欧罗巴并非都是弱国,要打就得打强的,微臣认为没有把握。”

朱见淇不服气:“背后不是有楚王支持吗?”

“楚王尚需大明支持,而兵卒打仗,还要结合地形、天气、局势来具体操作。”

项忠不客气道:“微臣觉得没戏。”

项忠是聪明人。

自从上次试探皇帝之后,就开始和太子划分界限,仿佛他是皇帝的孤臣,只有皇帝才能用他。

这是让皇帝安心,他绝对不会和太子联合,发动玄武门之变的。

朱见淇看向韩雍。

韩雍轻咳一声:“微臣也觉得没戏。”

韩雍对太子,也是若即若离,他虽是文官,其实是武将,皇帝把他当帅才培养。

他和项忠、王越,是未来接替于谦的人。

“听见了吧?朝中能打仗的人,都告诉你没戏。”

“所以你说的一切,根本不成立。”

朱祁钰道:“太子,打仗不是想当然,尤其横跨万里打仗,绝不能一拍脑袋就定下的。”

“看看王越平定三缅,多么容易的战争啊,准备十年,打了三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这是在家门口打仗,三路齐出,王越掌兵,尚且不能速胜。”

“何况万里之遥,在人家家门口打仗呢,这里面变数太多了。”

朝臣点头同意,皇帝最优秀的一点,就是对自己定位十分清晰,他很少做出出格的决策。

“现在大明最重要的是,稳定楚王宗国,让楚王顺利建国。”

“其次就是合作,咱们和欧罗巴没有深仇大恨,引进精英,为国朝效力,以后问题以后说。”

“至于打仗,朕劝你们先息了这个念头。”

“必须得楚王彻底立足,打败奥斯曼之后,再考虑其他战争。”

“之前中枢定为三年便可开战。”

“现在看是莽撞了,非洲最难的是疾病啊,本以为冬天登陆,咱们的人会适应气候。”

“结果到了夏天,该得病的还是得病,尤其是疟疾,根本无解。”

“大明移上去四十万人,死了足足十万啊!”

“都是大明好男儿,都是开疆拓土的功臣,一场病就大面积大面积的死,朕看着奏报都心疼。”

“若能有四十万大军,楚王的宗国早就立起来了。”

朱祁钰表示无奈:“郭登也得了场重病,差点就没熬过来,幸好有欧罗巴商人进献一种树皮,救了郭登的命。”

“要不是得到了这种树皮,现在大明还无法在非洲生存呢。”

“估计人都撤回来了。”

这种树皮,就是奎宁!

从南美金鸡纳树上取的树皮,辗转进入欧罗巴,但欧罗巴也没人重视这东西。

是明人大规模疟疾之后,朱见深发布悬赏令,才有葡萄牙商人进献神药。

郭登是吃上了,很多官兵没吃上,就死在了非洲。

大明官兵都是喝开水吃熟食,甚至不敢进入深山老林里去,备足了蚊虫药物,结果还是大规模得疟疾。

非洲实在是不毛之地。

“第一株金鸡纳树,已经送到了中枢,正在宝州府试种。”

“也许,这就是攻克疟疾的克星。”

朱祁钰道:“朕看呀,最少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开拓出理想的根据地,再和奥斯曼一战。”

“朕当初以为派去百万大军,能平推奥斯曼呢。”

“结果,一场疟疾,送走了十万大军啊!”

朝臣也唏嘘。

大明当初制定政策的时候,就是高屋建瓴,不了解非洲情况,就随便制定。

结果打脸了。

移民计划也被迫终止,只能等待那边开发出来后,再一点点移人过去,人不能太多,因为那地方不宜居住。

非洲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非常不适合种植庄稼。

好在派去的是朱见深,换一个人,可能都打道回府了,想换一块封地了。

“陛下,非洲毕竟离大明太远了,一来一回危险不说,需要一两年时间。”

姚夔道:“中枢当时制定的政策,是根据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的资料,以及梁珤带回来的资料判断的。”

“和事实有些偏差在所难免。”

“楚王和郭侯能排除万难,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这几年,大明的防蚊药突飞猛进,尤其融合了泰医、柬医、安医精华之后,对治疗热病,有着显著提高。”

“只要中枢支持楚王,楚王就能在这块地方生存下去。”

因为占了很多热带地区,对于防蚊防虫,医者有了清晰认识,医者又集百家之长,研制出很多药方,非常有效。

朝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既然知道了打仗暂时不能,只能以金钱收买了。”

朱祁钰笑道:“这几年,很多高端产品,打入欧罗巴市场,很多欧夷认为大明有钱。”

“朕还读过一本西夷写的游记,说东方遍地是黄金。”

“那么就鼓励他们来淘金嘛。”

“来了就别走了。”

“和奥斯曼毕竟还没开战呢,奥斯曼这些年也没少卖人给咱们,他们是有钱赚就行。”

“陈嘉猷还在履欧,出使诸国。”

“这样吧,朕写几封亲笔信,交给各国王室,邀请他们派使者来访问大明,商谈合作之事。”

来一把,景泰版万国来朝。

可朝臣却觉得,皇帝像是在打坏主意。

“陛下,您这是要搞万国来朝?”姚夔小心翼翼问。

“来什么朝?你能打过人家还是怎么着?这不是城下之盟就不错了!”

一想到得花钱,朱祁钰心情就不好:“朕这是花钱,吸引精英为大明效力。”

姚夔翻个白眼,那您也别冲我,是您非要花钱的。

“陈嘉猷使团出使三年多了,怎么还没有个音信?”耿九畴提问。

“可能遇到难处了吧。”

陈嘉猷使团高达两千人,乘坐葡萄牙的船支去的欧罗巴,带足礼物,访问欧罗巴所有国家。

此时,陈嘉猷正在出使意大利,在米兰和一个叫达芬奇的画师,谈天说地,想邀请达芬奇来大明。

但达芬奇刚到米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不愿意离开米兰公国。

陈嘉猷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形象,而且博学多才,是罕见的全才,数学、医学、地理、物理、生物、工程、水利、军事等等,都有涉及,这样一个全才,却蜗居于画室之中,惊天才能得不到施展,陈嘉猷为他惋惜。

但他还在极力劝说,邀请达芬奇去大明看一看,承诺他明皇一定会重用他,让他担任高官。

达芬奇还是拒绝。

他从陈嘉猷口中了解的大明,是一个野心勃勃,蛮横无理的君主形象,他不愿意为这样的君主效力。

当然了,他接触过很多商人,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一个无比富庶的大明。

如今米兰街头,遍地都是大明商品。

他们用的玻璃,戴的手表,昂贵的茶叶,价格让人望而止步的瓷器,还有很多枪械,甚至他爱喝的罐装啤酒,据说也是来自大明。

他低头看了眼自己一身景泰装,竟也出自大明,这是他米兰公爵赏赐给他的最昂贵的礼物,据说是大明皇帝穿戴的东西。

他非常喜欢,每天这样穿着,让自己像一个绅士。

这个神秘而又强大的大明。

在米兰有很多关于他们的传说,说他们是神创造的民族,所以才创造出这么多实用的东西,以及好吃的牛排,好用的筷子和叉子。

酒馆里经常有人抱怨,自己的国家公爵多么骄奢淫逸,再看看远在东方的大明,神秘而又伟大。

达芬奇吃了一口美味的牛排,据说这是大明宫廷传出来的吃法,在欧罗巴很流行。

喝一口高档的红酒,这红酒也是大明的。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喝的冒牌酒,但他觉得很美味,大明的很多东西,都吸引着他。

酒馆里都在讨论大明,听说大明是没有黑夜的,晚上全是灯光,听着仿佛是幻觉。

但陈嘉猷告诉他是真的。

大明人均百万人口的城市,多达几十个,都是一座座不夜城,在米兰昂贵的商品,在大明都是白菜价。

欧罗巴遍地都是大明风,很多东西都是仿制大明的。

甚至,有很多身穿长袍的米兰人,显然他们向往那个神秘而又强大的大明。

达芬奇听着酒桌上的抱怨话,他对米兰公爵的骄奢淫逸生活表示很不满,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画师,无力改变现状。

很多人想去大明淘金,可大明实在太远了。

回想起陈嘉猷的招揽,达芬奇稍微一丁点动心,转瞬又熄灭了这个念头,他不想放弃现在的生活。

他只一个画师,该研究自己的画技,而不是其他没用的东西。

喝完了啤酒,达芬奇幽幽一叹。

当他付钱的时候,打开大明生产的钱包,这是陈嘉猷送给他的礼物。

酒馆老板看见他钱包里的银币,贪婪地想用明元付账。

遭到了他的拒绝。

这是陈嘉猷送他的明元,一共有五枚,不止他喜欢,整个欧罗巴都喜欢鸣冤。

明元,背后是一条龙,是大明的国旗,正面是景泰,一元字样。

简单大气。

用料真金白银。

这些年和大明贸易,很多国家都在用明元,主要是明元十分精良,不缺斤少两。

大明在铸钱方面谈不上多先进,重点是信誉,不缺斤少两,没有假币,因为假币铸造成本,和真币是一样的。

可惜的是,米兰这样的小国,是很难见到明元的。

他钱包里装着明元,是彰显身份的象征。

而没走出多远,忽然眼前一黑,头顶剧痛,他看见一个穿皮鞋的家伙,在他倒下的时候,抢走了他的钱包。

“该死的!”

达芬奇知道自己露富了,肯定是那个酒馆老板,贪图这几个明元,支使人抢劫他。

他意识最后一刻,闪烁着打晕他的人穿着的皮鞋,是大明生产的皮鞋,该死的大明,真的糟糕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