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医药 释奴 科举扶持藩国国策不容(2 / 2)
算是为他们正名。
此举是为了收买奴隶人心。
中枢计划,未来十年内,持续释奴,官奴数目控制在5000万左右,保证基建用途即可。
未来中枢也不再向外购买奴隶,至于民间奴隶,中枢也觉得适当减少。
&t;divtentadv>景泰朝,最重视教育、水利、道路、汉化。
截止到景泰五十六年,全国27亿百姓,已经全说汉话了,包括臓区、蒙区,也通行汉字。
即便方言有区别,但一笔写出来的是一样的文字。
这是教育的功劳。
但民间教师缺口量巨大,如今活跃在民间的教师队伍,有300万左右,远远达不到社会需求量。
而这些教师,多是小学、初中教师,高中、大学、太学的教师稀缺到了极致,掌握经义的老先生,门槛儿巨高,不肯入官学任教,他们都开设学宫,办自己的学校。
就相当于贵族学校。
当初为了鼓励教育普及,皇帝是鼓励民间主动办学,集合中枢和民间的全力,普及教育。
这就造成了,民办学校,远多于官办学校。
民办学校师资能力强,因为办学的都是地方德高望重的老顽固,他们本就学富五车,能力高绝,因为各种原因不肯为中枢效力而已。
官办学校,多是后来培养的师资力量,被动学习的人,和主动学习的人,知识掌握情况完全不能比。
知识可不是死的。
是要活学活用的,学知识是要用的,而不是应试考试的。
大明只有两场应试考试,一场是高考,一场是科举,高考是义务教育的必经之路。
科举,则是当官的考试。
对科举士子而言,高考是手拿把攥的,基本都是高考尖子生,才能研读经义,进而参加科举,入仕为官。
皇帝重视教育,朝廷自然就非常重视人才培养。
大明各行各业人才井喷,和重视教育有直接关系。
从三年义务教育,到今天已经是十二年义务教育了,走完义务教育,就要考虑人生道路了,而这个选择权,是交给学子自己的。
想走仕途,就进入太学研读经义。
如果想走技术人才的路,可以深造,也可以立刻去找工作;如果去企业行政岗位,也可深造,也可直接就业。
大学,可不是混混就行的,上了大学就放飞自我了,那是不行的,大学学的是生活技能,如果你不学,毕业就失业。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路,考取基层公务员,但现在没人愿意做这行,基层公务员是没有上升途径的,连以前的吏都不如。
而且,不是铁饭碗,是半聘用制的。
基层公务员多是军官转业、举人实习的职位,想入仕,必须参加科举。
明人全都早熟,基本四岁就要上一年级,十六岁高考。
大学四年制,二十岁参加工作。
若想从政,就要考研,研究生考试是严进严出,模拟的是科举考试,被民间称为小科举。
太学不止是研读经义,也有化学、物理、人体、历史、哲学等等学科。
学生可以选择提升从业技能,也可以转行从政,一门心思研读经义。
前几年,苦读经义的人很多。
结果科举无门,因为科举太卷了,研究生参加科举就别开玩笑了,得继续读国子监,读完博士,才能科举,参加科考第一关,考取秀才。
大明27亿人,27亿人都想当官。
就知道有多卷。
科举一直以来就卷,景泰年间更卷了,即便是扩招,一个举人都难考,何况进士了。
因为科举试卷鸡贼。
出的题目特别活,不限于几本经义,涉及所有知识,什么都可能考,就看谁积累的多,谁命好。
读完大学,再经过科举的千锤百炼,上来的都是精英。
而这,是皇帝当初的构想。
其实,景泰四十六年,皇帝就发现中枢无人可用,因为上下通道被关闭。
皇帝杀了一波,重新打开通道,从基层吸纳大批人才上来。
并进一步收紧科举,要学以致用的人才,吃苦型人才,懂经济的人才,胸怀天下的人才。
对基层官员的考核,进行了一定程度更改。
皇帝要的是能人,是全才,是天才。
科举反正比以前更难了。
皇帝希望卷,越卷,杀出来的人才越厉害。
但只要考上举人,不愁找一份工作,大明人才井喷,人才不特别缺,但藩国缺人才呀,他们可以去藩国做官。
科举以景泰二十五年划分。
景泰二十五年以前,大明科举是维持古代科举制度,变革不多。
但之后,科举难度翻倍增长,景泰五十年之后,科举难度,是以前的百倍。
杀出来的都是全才。
天文、地理、军事、政治无一不通,本国历史、外国历史,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全都得懂。
机械记忆的根本就没用,题目出得特别诡异,角度刁钻,若不了解透彻,很有可能掉进坑里。
对于科举出题,皇帝虽没有发言权,但是要过目的,皇帝不满意,直接罢了官职。
景泰四十一年,春闱。
出题人出的题目,过于机械化,皇帝事后看完试卷,直接免了出题人的官职,重新出题,重考。
当时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直说这样的庸才,抓紧滚出朝堂,这等庸才如何治国?
皇帝虽没受过正统皇帝教育,但他从小就读书,这些年奏疏一份没落的看完,肚子里总有几分墨水的。
自己不会写诗,但诗文好坏还是能看出来的。
从那之后,题目变得更加灵活、刁钻,甚至得用诡异来形容,把考生难得想吐血。
而这,恰恰是皇帝需要的,需要人的应急能力,身居高位的官员,很重要的一条是急智。
皇帝喜欢诗词,太子妃精通诗词,每次有宴会,皇帝就会把太子妃诏来,吟诗一首。
还出资为太子妃办了个诗词比赛,每一首诗词他都看了。
他经常感叹,大明为何没有李杜那样的诗才啊。
当时首辅王竑,跟皇帝说,大唐诗人如此多,因为写诗和政治挂钩,会写诗的人就能当官,所以文人挖空心思写诗。
如今大明,以经义为重,所以文章写得好的比较多,诗词并不擅长。
景泰四十四年科举。
增加了一道题目,写诗词,限定题目,现场做一首诗,题目分值不高,也是官方鼓励民间读诗写诗。
皇帝迫切希望大明能重现唐宋诗词盛况。
说实话,皇帝看不上外国文学。
那都是打油诗,现代话,没意境。
民间是一边读一边鄙视,这东西确实登不上大雅之堂。
甚至,民间老学究认为新文化运动,和外国文学有直接关系,扬言封禁外国文学。
皇帝并不反对各国文学,都是好东西,多学点总没坏处。
但他还是喜欢古诗词。
奈何自己不会写啊,儿媳妇会写,但写不出气势磅礴的诗句,皇帝引为叹息。
景泰四十年时,皇帝出资在宫中办一场诗会,让宫娥、女眷,朝中官员女眷全都参加。
皇帝和百官坐在殿外,听这些妇人吟诗。
可惜的是,皇帝没找到大明李清照。
之后每年,皇帝都会办一场帷幔诗会,参会的都是女人,即便是皇帝,也只是在殿外,不方便见女客。
皇帝爱诗却不会写诗,引为天下笑谈。
太子妃的诗才,却凭借帷幔诗会,天下闻名。
朝中重臣皆知,太子妃在宫中地位,比太子都高,因为她老公公稀罕她,连带着她儿子朱佑榶也最受宠。
朱佑榶能立为太孙,和太子妃有直接关系,皇帝儿媳妇几十个,唯独看这个儿媳妇最顺眼。
对于舞弊,皇帝更是零容忍。
以前朝中官员尚能运作一二,但景泰三十五年科举,朝中重臣参与舞弊,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戍边,永不录用。
很多朝中重臣的儿子,考了十几年了都没考上,还在宫中当侍卫呢。
不是进士,就不能当官,这是铁律。
朝中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庸才。
所以说,大明的举人,都是顶尖人才,别说进士了。
大学生批量产出的是工人,真正的人才在国子监。
国子监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朝臣的儿子,富商的儿子,进国子监深造,就是等着荫官罢了,混日子的地方。
现在的国子监,是最高学府。
进来的都是顶尖人才,出去的都是各行各业的顶梁柱。
截止到景泰五十六年,大明新建四个国子监,加上三京的国子监,一共七个国子监。
大学,要求每个城市,最少一座大学。
太学,则是城市一座。
国子监仅有七个。
大明也不分本科和专科,专科是为了扩大招生罢了,现在大学不缺人,所以不需要扩大招生。
技术型行业,没必要变成专科,这样反而贬低技术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使得好人才不肯学技术。
大学和太学是大部分官办,小部分合资的。
中枢对于合资是支持的。
主要是看重各个学宫的师资力量,老师才是宝贝,可那些学宫敝扫自珍,压根不想参与合办。
皇帝也没辙,只能看着学宫干眼馋。
办学宫的老学究,都是一派宗师,比如陈献章,人家对收徒的门槛巨高,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国子监学生就能入门的。
而这几年,学宫人才出品率,明显高过国子监。
那些搞科研的学宫,可以算作公司,人家是一边建实验室搞研发,一边开公司赚钱。
这种朝廷也插不进去手。
只有在起步阶段,皇帝投资了一批,再之后就插不进去手了,反倒民间很多投资公司,对这些实验室进行注资。
皇帝一度想增设教育部、医药部,却被朝臣拦下来,内阁八部六寺,已经够多的了。
教育、医药、农业、林业等确实重要,但提升为一部,多少有些浪费资源。
如果提教育了,农业、林业、商业等各部,肯定会有想法,凭什么就你从司提到部啊。
其实,该提部的部门很多,但中枢碍于行政成本,只是把司法提到了部级,意味着大明是法治国家。
但司法部官员并不多,尚书也只是个摆设罢了。
宫中。
老皇帝正在晨练,太孙朱佑榶捧着毛巾侍奉。
朱祁钰肌肉明显萎缩,但身材保持依旧很好,他从六十岁后,就开始吃流食。
“伱那个糊涂爹,又犯错了?”朱祁钰接过毛巾,擦擦脸颊上的汗珠。
“皇爷爷,孙儿给您擦。”朱佑榶献殷勤。
朱祁钰冷哼一声,就知道那个傻儿子,遇到难事了,这好大孙可会端架子了,一般不愿意纡尊降贵侍奉他。
朱佑榶很机灵,从他爷的眉目表情中,就能猜出他爷的几分想法,所以他最得朱祁钰欢心。
“皇爷爷,瞧您说的,孙儿侍奉您是理所应当的事,哪有不愿意呀。”
朱佑榶笑嘻嘻道:“前朝事忙,爷爷您清楚,要不孙儿让您孙媳妇来侍奉您?”
“打住,你那媳妇是个不着调的,朕这老骨头怕被她折腾散架了,让她别来养心殿。”朱祁钰对太孙妃不太满意。
他更喜欢太子妃那样的诗才,而非一个跳脱性子。
但朱佑榶喜欢呀,他也是个不安分的,两个不安分的凑一对,这大明天下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嘿嘿。”
朱佑榶傻笑:“爷爷,孙儿的媳妇是您亲手挑的,您该满意呀。”
“让她侍奉你爹去,看看你爹什么反应?”
朱祁钰走进养心殿,朱佑榶笑嘻嘻跟着:“爷爷,四叔家二哥上疏中枢,孙儿也不知该如何处置了。”
“你是朕耍心眼呢?”朱祁钰忽然驻足。
朱佑榶立刻跪在地上:“爷爷,孙儿哪敢呀,孙儿是照实说,真的没法处置。”
“二哥齐王说要全占波兰之地,需要母国帮助。”
“爹的意思都是一家人,能帮就帮,可朝臣那边反对呀,李阁老说和您有过约定,帮扶适可而止。”
朱祁钰哼了一声,走进大殿。
朱佑榶不敢起来,惊恐地匍匐在地。
他在试探他爷爷对藩国的态度。
他爷爷对四叔最好,四叔外加三个儿子,都封了封国,这是所有藩王中很罕见的事情。
四个大藩国,实打实的东欧皇帝。
要说朱见淇没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朱佑榶和四叔没什么感情,跟几个堂兄弟更是连面都没见过,谈何感情?
如今火车发展起来,他更想把天下之土变成明土。
而不是分封出去。
看着这些藩国日渐强大,他心里是难受的,那些本该是大明疆土啊,都是他爷爷支持下一点点打下来的。
“你想怎么回?”朱祁钰坐在御座上。
朱佑榶咬牙道:“孙儿的意思是,支持齐王全占波兰,做商国和德国的屏障。”
“但是,这些年中枢是白送东西给藩国,而藩国却丝毫好处不给中枢。”
“朝武,意见都是很大的。”
说到这里,他略微停下。
养心殿里静悄悄一片,皇帝是讨厌任何人离间大明和藩国感情的,分封藩国,是他一力推动的国策。
现在,未来的继承人,就要动摇他的国策。
“孙儿觉得,可让藩国向大明进贡,如洪武朝大明藩王一般”朱佑榶小心翼翼道。
“这是你想的,还是谁教你的?”朱祁钰面无表情。
“是孙儿自己想的,主要是藩国不向大明朝觐,大明无法挟制藩国,孙儿倒不心疼这点东西,只是担心等大明衰弱的时候,藩国会反咬大明一口。”
朱佑榶还在试探皇帝。
“大明衰弱,藩国撕咬大明,也属正常。”
朱祁钰出奇的没发怒:“想保住大明的宗主国地位,就需要大明全方位领先藩国。”
“太孙,朕知道你什么想法。”
“朕从分封诸王的时候,就想好了。”
“这个宗主国皇帝,不好干,大明如此辽阔谁都可能咬一口,大明现在帮他们再多,也没人记得大明的好的。”
“可是,你不帮藩国,像世界强国,就不会自己崛起了吗?就不会用大炮轰开大明国门吗?就不会撕咬大明,奴役大明吗?”
朱祁钰语气一缓:“太孙,你是聪明人,回去想想,朕这么做的目的。”
“宗主国的霸主地位,该怎么维系下去,而不是和藩国抠抠搜搜的。”
“诸多藩国虽是朕的儿孙,但你是太孙,大明终有一天会交到你手上的,朕年纪大了,管不了太久了。”
朱佑榶一听,很显然,老皇帝也在防备藩国。
但他防备藩国的方式是,倒逼大明强大。
没错。
朱祁钰一直在担心,大明会不会衰弱。
保持竞争力的方式,就是竞争,不管是良性竞争还是恶性竞争,都必须要竞争才行。
世界上不能大明一家独大,那样世界就会停滞不前。
如果诸多藩国里,诞生诸多强国。
那么,他们就会和大明争世界霸主的地位。
大明就会倒逼着努力。
不管哪一支登上大明皇位,他都得认朱祁钰这个祖宗,都是明人,都是汉人,肉永远烂在自己锅里。
所以,他在摧毁其他文明的同时,也在极力扶持汉文明,对藩国之所以倾注一切的扶持,就是希望把藩国扶持成霸主国,和大明争霸,逼着大明前进。
这是皇帝的心思,可能有人猜到过,但皇帝从来没说出口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