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内容统一做好开头(1 / 2)
第556章内容统一,做好开头!
对于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内容,李景霖已然有了思路。
主要抓的是学术方面的这个文化艺术资料片,毕竟,这是需要以较为学术的形式面向国际。
至关重要。
在逐渐夺回文化话语权的当下,学术上是必须要跟进,支棱起来的。
这是自己最需要重视的内容。
刚巧,在这之前,非遗的全国记录,可以对本次工作有着不小的助力。
根据之前形成的最新统计与记录,形成基础框架,然后往里填即可。
而其次重要的工作,便是大型舞台文艺作品。
在这方面,自己并不需要亲力亲为或者指手画脚,和以往不同,这次只需要把控一下这大型艺术作品里里外外的内容与方向即可。
不需要完全参与进去,但需要有具体的关注。
实际上。
寓教于乐,这资料片虽然主教,但也可以有乐。
这纪录片,或者说,资料片。
这个主要是去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
敦煌,作为融合的东方与西域的文化艺术圣地,一切的开端,起源于汉代的张骞,起源于那丝绸之路。
学术,但绝对不仅仅只有学术。
纪录片,天花板还是可以很高的。
重走丝绸之路。
最好的方式,是利用服道化,音乐,场景,文物,甚至是地理图等剪辑,用这些背景作一個无声的信息注入。
这就显得很小家子气。
而和电视剧不同的是.
这种演,不需要有演员说台词,说台词,反而会很出戏。
通过服道化与场景的设计,能够更加让人有直观的体验。
要搞关于敦煌艺术文化的内容?
那直勾勾的扎在敦煌?
显然不合适。
自己如果能以一系列的内容,引发文化圈,艺术圈,对于敦煌文化作品创作的热情与关注。
正是因为如此,李景霖便直接打了一个飞的来到了长安。
就在那一杵,等人联系自己,找自己帮忙即可。
资料片,也并非没有艺术价值与娱乐价值。
然后才是去配合文化旅游的人,去搞相应的娱乐性质的文艺演出等等。
在李景霖的设想中。
华夏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现在的李景霖,要做的并不是将这些人才们比下去,而是要将这些人才的潜力调动起来。
而内容,仍然是由资料片与纪录片常用的旁白来进行叙述。
起于乌鞘岭,终于玉门关。
所以,视角要更放大一些。
对于这需要放送到国际上的文化艺术资料片,李景霖是很有野心的。
敦煌文化,河西走廊,大部分是在甘肃。
完全可以利用一种更加文艺的表达方式。
没了乐,那只是单调的学术展示,有了乐,却可以加深其影响力。
可一但视角放在了更大的范围来看。
演
于是。
从这里。
比方说。
而之所以去往长安,主要便是因为.
这里,是敦煌文化诞生的起点,这里是一切的发源地。
自己也不需要急啥。
如果是以往,是以一个内容创作者的思考角度来说,这样是很正确的。
于是,在内容上,李景霖看准了最该优先提上日程的内容。
确定了自己工作内容的重心后,李景霖便开始动了起来。
河西走廊
学术也可以很浪漫,也可以很生动,更是可以很艺术。
那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飞机上,李景霖便已经开始构思起一些内容的安排。
这样的话,可以保证虽有偏向娱乐的部分,但不失专业知识的庄重,有着严谨的学术支撑,但不至于严肃到看起来如上课般令人昏昏欲睡。
在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后。
李景霖来到了各个需要接洽的部门,与各分项的负责人进行谈话。
一走一过的,从长安,干到兰州,并且,直接通过画大饼忽悠的方式,将资料片项目的总负责人唐文景,与大型文艺作品的总负责人的高明,全给拐走。
直接拉到路上。
顺着史书中记载的路线,先是拐了个弯,来到呼和浩特。
旋即便从呼和浩特往河西走,打算穿越疆域,跨越帕米尔高原,来到吉尔吉斯,途径塔吉克,来到当初张骞走到的终点。
乌兹别克。
真的。
还没等从呼和浩特到达河西,高明和唐文景便开始有那么一丢丢“后悔”。
玛德失算,看到李景霖这位传奇人物,一时之间有点激动,糊里糊涂的就被忽悠着上车。
“我说,小李同志,咱有必要这么形式主义吗”
唐文景忍不住吐槽了起来。
身为一个学者,唐文景虽然身体不差,但也肯定不算太好。
当初,听李景霖描述这段路,唐文景单纯以为会坐着飞机飞一圈,感受一下当年张骞穿越大漠翻越高原,到达直线距离都有四千多公里的终点,又再次返回大汉的奇迹。
↑返回顶部↑